時間轉瞬到了正月初一,諸侯大會定在正月初五,正月初一鹹王破例大宴群臣,但主要是內閣和參加作戰的有功將領和士兵。
這也是鹹國首次安排普通士兵參加國宴,儘管數量比例不是很大,但凸顯出新的政治風向。
席間,蔣傑懷揣酒杯來到百里燕身旁徑自坐下:
“侯爺,近日坊間說和之聲甚囂塵上,難道真要停戰。”
“訊息在軍中都已傳開了嗎?”
“嗯,中高層都已知曉,下層官兵知道的也十之五六,我只擔心繼續如此,有傷軍心動搖意志。”
“嗯,是如此。眼下回國兵士都在探親,難免受到外部輿論與思想左右。但這仗還是要打的,但打是為了談。”
“如此說,最終還是要談。”
“也不全是,據我判斷,腋目恐怕也快支撐不住,其雖國土遠比我中原小,縱然工業比我規模更大,但畢竟資源有限,短期內經濟容量也有上限,戰爭持續七年,他們損失也不少,若能再拖兩年,並將戰線往北推,他們定會和談。”
“可拖兩年,不就能將其逐出,又何必如此拖沓。”
“話雖如此,但需要諸侯齊心協力方能北伐。而今諸侯渙散,只想安生,僅靠我鹹國是無法北伐的,故而今年起,陸戰為輔,海戰為主。
另外,年一過,你第一縱隊與第二、第三縱隊開始整編摩托化縱隊,周空將軍的第八鎮,整編摩托化炮兵鎮,暫由你指揮,我另調撥你一百輛裝甲坦克,上半年予我加緊操練,下半年隨時出擊。”
“那上半年我國不出兵嗎?”
“暫由其他縱隊與鎮軍出國作戰,你下半年出國。”
梁縣戰役結束不久,百里燕一直打算編制摩托化師,礙於輕卡不足,中卡浪費運力,一直未能如願。
如今輕卡生產一年有餘,年產小四千輛,明年上半年還能有兩千餘輛,再配置三千輛中卡,一千輛皮卡,百餘輛裝甲輕坦,八百輛摩托或是偏三輪,一個完整的摩托化軍初見雛形,屆時大可利用摩托化軍的快速穿插,實施敵後殲滅戰。
眼下僵硬的線性推進戰術的最大弊端是後方,後方嚴重依賴前方戰線的保護,因此後方的兵力集結較為鬆散,一個摩托化軍的投送力量,目前不足以在戰略上完成對敵重兵集團的迂迴強攻,切斷敵主力後路。
百里燕更傾向集中拳頭資源,插入後方縱身幾百上千裡地,尋找敵薄弱和零散小股部隊,以絕對優勢火力和兵力加以圍殲,同時從正面再對缺口實施強大兵團突擊,將其區域性正面擊潰,此時摩托化軍再從背後迂迴,圍殲其後退中潰散餘部。
如今戰役策劃和後勤運輸比三十年前,甚至十年前都更為龐大和複雜,多數都由陸參院制定方案,報送司馬、太尉、司農三府,最後呈報鹹王批准。
百里燕不再直接過問所有作戰細節,只對戰略層面做出指導,並對新式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提出建議,不再向以前那樣指揮到一個團,甚至一個營。
他深知自己的能力已到極限,時代的鉅變讓他心有餘而力不足,不足以事無鉅細的干涉方方面面,該放手的時候要放手。
他可不想因為自己的指手畫腳,引發大規模的失敗,導致自己幾十年的聲譽“晚節不保”。
國宴上姜蟄心事重重,他要為四天後在這裡舉行的諸侯大會做心理上的準備。
國宴後第三天,正月初三,蕭公毅從梁國抵達陔陵參加諸侯大會,先見了百里燕。
諸侯大會名為討論今年作戰,實則是不想打了,蕭公毅如今同樣進退兩難。
梁縣戰役至今三年,御客傷亡三十五萬人,超過二十位大師戰死,嫡傳弟子更是數以千計,而南境六年戰爭,御客傷亡也不過如此,繼續打下去,御客要比南境付出的代價更大。
“蕭掌門請坐。”
“嗯,我一路過來,你鹹國比之數年前可又有了變化。萬川各地我也順道去過了,規模似乎要比永興還大一些呀。”
“去年年初的產值就已超過永興、瑞田、軒雲、烏坪四地,鹹國每年新辦的作坊、工廠,三成都在萬川,故而萬川發展是要快不少。蕭掌門此來赴會,應該是為是戰是和吧。”
“不錯,如今我御客傷亡巨大,眾星隕落甚多,雖然財力物力尚可,但本宗子弟傷亡太大,不堪繼續鏖戰吶。但若不戰,又恐傷及會盟,給諸侯口實。”
“那蕭掌門是戰還是和?”
“我欲繼續再戰,但總堂長老以為,若能以戰促和,或許還有專機。”
“嘶……”百里燕沒料到蕭公毅會將責任推給總堂,他隨即問道:“蕭掌門是何意?”
“總堂結合目前掌握至訊息,加以演算認為,暫且將腋目拖在中原,有利於長遠。”
“哦,總堂也如此認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