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4章 賣畫

自己的設想得到了裴三哥的肯定,十一娘方才留意見今日竟不見裴瑛:“瑛姐呢,今日本是想來見她,真不料卻遇見了裴君。”

子建到如今仍未娶妻,似乎只有一個侍妾,為他生了一個女兒,早在長安之時,他便忙於奔波四處,店鋪裡多數是由裴瑛坐陣,所以十一娘壓根沒想過今日竟能見著裴三哥,她原是打算詢問裴瑛的見解。

“瑛娘有一居於洛陽好友幼子週歲禮,瑛娘前往禮賀,更兼因著籌備寶會之事,裴某交待舍妹順便邀請洛陽商賈參與,這時她還未返晉陽。”

裴家兄妹的珍寶行在長安便聞名於世,如今兩人受十一娘相邀,卻是將在長安的珍寶行結業,只來了晉陽之後,雖然店鋪開了起來,卻還沒有籌辦一回寶會。

這所謂的寶會,不同於店鋪內的物品是明碼標價,而是採用競價的模式,故而在寶會上出售的商品,多數都為珍異之物,籌辦一場寶會,不僅要邀請當地大戶富家,更多的是邀請各國胡商以及眾多富賈,商人們既可以將自家的珍異交託主辦方代為出售,亦能對其餘商品競價。

畢竟這些富商,盡與各地豪貴大族來往頻繁,而不在當地的大族豪貴甚小可能為了一場寶會不惜長途跋涉,富商們競獲珍奇,轉手便能賣得更高價格,既有利可圖,對於寶會自然勇躍參加。

裴百萬兄妹兩人,將珍寶行轉至晉陽,對太原的商事興盛確實大有益處。

因為各地商賈,尤其是胡商,經遠途跋涉也得消耗不少人力物力,大多不願空手而回,那麼順便低價採買一些太原府盛產,運往其餘地方加價銷售是理所當然。

別看眼下許多平民掙扎於飽暖,但並不代表大周商事整體蕭條,因為相對於布衣百姓,更多的是那些勳貴豪闊,這些人也許會為增加分厘賦稅斤斤計較,但只要是為了自己的生活品質,揮霍起來卻出離大度。

貧富懸殊巨大,便是此時大周的社會現狀。

羅九郎便感慨過,他其實舍下一方上品名硯的錢,便足夠救濟白嶺村七十餘戶半截衣用了。

生於這個等級森嚴尊卑分明的時代,並且本身還是頂極貴族,十一娘其實並不多麼厭惡貴族階級單純的揮霍無度,她也從沒想過去實現謝瑩鼓吹的“眾生平等”,或者強迫太原府豪貴崇尚節儉,將家財佈施貧苦,這簡直是無法完成的設想,但她對貧苦百姓的確飽含同情,在她看來,好逸惡勞之輩淪落至衣食無著是理所當然,但絕大多數貧苦,其實付出了比常人更加艱辛的勞作,那麼至少得保證他們不受飢寒交迫,這才是一個國家,一個政黨的主要職責。

“若非裴君提起寶會,我都險些忘記了今日另一目的。”十一娘笑道:“我有一幅畫作,可交裴君在寶會上競賣,有了此物,相信裴氏珍寶行在晉陽首場寶會所邀富賈,當能再增數番。”

然而裴子建卻並不覺得驚喜,甚至勸阻:“眼下晉陽商市蕭條,首場寶會並不宜過於宣張,有些事也不能急於一時,需要步步為營。”

子建這麼說也無可厚非,畢竟眼下,許多商家都撤出了晉陽城,儘管他在商界有一定名望,若行邀帖,不少商賈都會給個面子,只商人畢竟圖利,一回給了面子,下回便不那好使,所以子建這回寶會,邀請的多為洛陽商賈,這也是因為洛陽距離晉陽相對而言還不算遙遠,走這一趟不用大廢周折。

“無妨,只要雲州城再建,自會牽動太原商市,再說如今……便有一批人急著安置,我也的確需要大筆資財。”十一娘考慮不僅僅是那些繡孃的家屬,還有晉陽城中許多軍屬,這一批人都急需安撫,僅憑她那些嫁妝生息可遠不足夠,雖然賀燁更有錢,但她也知道賀燁的花耗比她過無不及,再說完全用晉王府私財補貼,也難免引起太后生疑。

太后的內察衛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壯大,也可謂無處不在了,雖然對於探察北遼、新厥等敵情毫無作用,可太后組建內察衛的用意,原本便不是針對外敵,而是專門用於內政。

晉王府過於大公無私,太后便該猜疑了:賀燁哪來這麼多錢財?

“裴君不需擔憂,我甚有把握,半載之內,應能振興晉陽商事,至少能夠讓晉陽四坊再現往日繁榮。”

但子建仍有異議:“百萬餘錢,並不需冒這大風險,裴某未必不知王妃擔憂,但這筆錢不用出自晉王府,太后既然知曉裴某已為王妃臂助,大可由裴某這處借支。”

十一娘一聽這話,便知三哥誤解了,她搖了搖頭:“若是百萬錢,我當然不會這樣急切,但若是需要數千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