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粉她買了很多,肉也這麼多,吃餃子就最多多用些麵粉而已。
姜嬸笑了笑道:“我覺得餃子好一些,大肉包也可以,這個得看大家想吃什麼。”
一旁幫忙的嬸子笑道:“我倒是覺得餃子比較好呢,可以喝口熱湯,天氣這麼冷要是有一口熱湯喝也不錯的,明日就讓大夥自己帶碗筷來,難得村裡這麼熱鬧,我出五個雞蛋,明日打成蛋花住在湯裡。”
另外一位嬸子道:“你都拿五個雞蛋了,我也出五個雞蛋。”
那邊揉麵的嬸子還沒加酵面,扯著嗓子笑道:“你們商量好沒有?商量好了我好決定加不加酵面啊。”
蘇半夏又聽到幾個嬸子說願意拿雞蛋煮鍋裡,一拍即合:“那就煮餃子,面就先不揉了,揉了的明日還是可以包包子,倘若肉餡多了,明天就用來包包子,肉餡不夠就把麵糰用來蒸饅頭。”
生薑這個時代有,在集市上也買了很多生薑,一起剁在肉餡裡面,調和好味道,嬸子們都回去了。
肉餡這些都放在桂花嬸家中,第二天早早的,村裡就有婦人來幫忙了,既然是吃餃子,那下的功夫就多很多,瞧著帶著簸箕和擀麵杖來的婦人們,蘇半夏挺喜歡這種感覺。
有漢子來村口挖了一口落地灶,搬來了只有紅白事上才會用到的大鍋,開始熱鍋燒水。
包餃子的婦人很多,村裡的婦人沒事幹的差不多都出動了。
當然這些熱鬧都跟崔老太太一家無關。
崔老太太和朱春蓮兩個平日裡是最喜歡出去湊熱鬧的,今個也不願意出去了,就算在院子裡也能聽到村裡的熱鬧,這熱鬧比起往常過年來還要熱鬧。
朱春蓮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羨慕道:“聽說今天村裡人吃餃子,還是那小蹄子出的銀錢,買了十斤肉回來,還買了幾十斤麵粉,村裡大部分的人都去幫忙了,窯廠和私塾今日都開工了,村裡的孩子們都去了私塾,男人們都去了村口窯廠,婦人們都去包餃子。”
而這些事和她都沒關係,平日裡她最喜歡熱鬧的。
崔老太太也一陣嫉妒道:“那賤蹄子這樣亂花錢,以後有她的苦日子過,只可惜私塾命令不收小石和小荷。”
說起這件事就生氣,在她心中蘇小石和蘇小荷是最聰明的,就算去私塾也應該是眾星捧月那種人物。
結果,今個一早她去私塾,和蔣子濤說起這件事,開始還好好的,在蔣子濤聽說她是崔老太太后,立刻變了臉,委婉的說了私塾不收蘇小石和蘇小荷。
來村子還不到一個時辰,蘇生就和蔣子濤說起了崔老太太和朱春蓮的事,他聽說了崔老太太以前怎麼對待蘇半夏的事後,憤怒了。
一向脾氣好的他都忍不住叫罵了兩句,也不管這樣斯文不斯文。
又問了另外幾個村裡人後,村裡人說法和蘇生說的幾乎一樣後,他徹底相信了,這崔老太太就不是好東西。
私塾是蘇半夏的私塾,既然蘇半夏都開了口不會和崔老太太一家有任何交集,他也不會去違背。
崔老太太從私塾回來的時候氣得又摔壞了兩隻破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