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裡的人都能吃苦,大家也都想趁著現在農閒把路修起來,所以沒有人偷奸耍滑,一個個都埋頭苦幹。
蘇半夏沒事也去幫忙,七八里長的路,花了差不多大半個月時間,就被修整了出來,接著便是從窯廠把燒製好,很厚一塊一塊的青磚拿到大路邊上鋪好,往後人走路就走青磚路,而馬車或者牛車就走泥路。
村裡人對何喜和何術的貢獻都很感激,藉著這個機會,蘇遠端把村裡人都找來了。
要承認何喜和何術是清溪村人,不僅僅是戶籍得遷移過來,村裡還得給何喜和何術分一個宅基地出來。
索性,蘇半夏家旁邊的是小樹林,蘇遠端的計劃是給何喜和何術劃兩畝地的位置。
而何喜和何術只需要給二兩銀子把兩畝地買下來便可。
只要村裡人同意,兩家人就可以把戶籍遷到清溪村。
村裡人都聚集在蘇遠端家中,花了十幾兩銀子,忙了大半個月時間,總算把路修建好了。
蘇遠端先是當著大家的面,把花了多少銀子唸了一遍後,這才道:“今天叫大家來,一來是路修建好了,得和大家說說銀子花在什麼地方,二來是關於何喜和何術的,他們想要在我們清溪村安家,我是挺願意的,他們來到清溪村後,為人和善,這一次也幫了大家很大的忙,願意他們安家在清溪村,我就做主把村頭小樹林劃兩畝地給他們,他們只需要付二兩銀子即可,如果不同意,也就罷了。“
主要還是要看村裡人的意思。
這種大事肯定要喊崔老太太一家來,站在人群外面的崔老太太不滿了,心裡很不舒坦。
要知道,之前賣給蘇半夏家修建房屋,都不止一兩銀子。
但她不想出這個頭,便躲在人群后面,想看到有人跳出來,她在附和幾句。
蘇半夏最先道:“我們家沒有意見。”
她倒是覺得何喜和何術人都好,加上窯廠現在兩人也算有股,何喜和何術都不是那種尖酸刻薄的人,留在村子也不是什麼壞事。
姜嬸也道:“我也沒意見。”
接著是桂花嬸和綵鳳嬸,再接著便是村裡其他人。
村子裡的人都很感恩,七八里路的青磚,讓何喜忙了大半個月,雖說沒有跟著去修路,但這大半個月時間,何喜和何術都在做泥坯和燒窯,而兩人從來沒有因此抱怨過。
比起崔老太太一家,何喜和何術父子更像是清溪村的人。
因為兩人懂得為村子想,能想著把村子變得更好。
村裡有差不多一般人在表態,崔老太太急了,真要有一半多的人表態了,她就算提出反對意見也沒辦法改變結果。
不滿道:“憑什麼他買地只要一兩銀子,我記得蘇半夏買的時候都不止吧,這給的每一兩銀子都是大家的,村長你這樣維護他們父子,只怕有私心吧。”
蘇遠端聽到私心二字,皺緊眉頭不滿道:“你那裡看出來我有私心了?我倒是問問大夥,我這樣做是出於私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