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村的人一直在自家的地裡摘紅薯藤餵豬,有之前蘇半夏的提醒,村裡家家戶戶都養了五六頭豬,最少的也養了四頭,這比起以往年份,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養豬最多的是村長家,白松林家裡的地比較多,加上白松林很相信蘇半夏,不僅修了新的豬圈,還一口氣買了十頭豬回來養。
以前家裡重要有人去找野豬草,今年只需要在地裡摘紅薯藤就好,而地裡的紅薯藤也把十頭小豬養成了半大的肥豬,等到年底就能賣了。
家裡養的豬長得好,加上先前又掐了紅薯尖去賣,村裡人日子好過了很多。
白松林帶著村裡人先去了他家地裡,紅薯藤的茬藤都被摘了,剩下的是主藤,這個按照蘇半夏先前的說法就是留著最後割。
蘇半夏首當其中,拿著鐮刀割掉了藤蔓,道:“這些老藤你們先割掉,捆成一把一把的,回家之後就直接砍碎,先前我不是讓你們修窖池麼,砍碎的紅薯藤埋在裡面,用麻袋還有稻草蓋好,發酵後也可以餵豬的。”
在現代沒有這麼麻煩,她見過都是用塑膠大口袋裝起來,需要的時候拿出來餵豬就好。
白松林樂呵呵的,招呼村裡人割豬草,這是大家特意商量好的,他們不要蘇半夏的工錢,主動來的。
之前的工錢蘇半夏都給大家結清了,賣紅薯尖蘇半夏也沒有收他們銀子,反而幫他們介紹了城中的酒樓,村裡人都很感激呢,這個時候怎麼可能要蘇半夏的銀子。
一窩蜂的,村裡人就下地開始割豬草,白松林則是帶著村裡幾個五大三粗的漢子上來幫忙挖紅薯,挖紅薯的時候蘇半夏特意叮囑了一番,讓大家小心一點別挖壞了。
村裡然做事情都靠譜,當第一株紅薯挖出來,看著碗口那麼大一根紅薯擺在眼前,藤蔓下還吊著幾個拳頭大小的紅薯後,謝知曉知道成了。
跟來的幾位大人也沒想到,看著平白無奇的一根藤蔓,下面居然有這麼多的紅薯,就這一株紅薯少說也得五六斤吧。
一株紅薯五六斤重,這一畝地得多少紅薯。
蘇半夏不想大家失望,提前預防道:“說不定接下來就沒有這麼多紅薯了,大家被高興太早。”
這如同一瓢冷水,澆在了幾人的頭頂。
謝知曉的心態特別好,樂呵呵道:“我也來挖吧,就算沒有這麼重我想再差勁也得有一兩斤的收穫,一畝地下來也不錯了,比起種植粟米和高粱好多了。”
他很樂觀,因為以前見過蘇半夏種植的紅薯,知道這個收穫有多有少,但總體出入不會太大。
另外幾位大人也躍躍欲試,蘇半夏也不攔著,讓這幾位嬌生慣養的大人們下地幹農活。
也都是熱新鮮,比如謝知曉挖了十幾株紅薯後,就已經累得不行,另外幾位大人也好不到哪裡去。
地裡的紅薯被挖出來,這一塊地算是沙地,算是比較好挖的,挖出來的紅薯丟在了一起,蘇半夏把紅薯從紅薯藤上面弄下來,放在了籮筐裡,被挖爛的紅薯,都丟在了一旁,打算等會單獨撿出來吃。
謝知曉把鋤頭遞給了村裡一個漢子後,撿了一根挖爛的紅薯,去小溪邊上清洗後,帶皮啃起來。
幾個大人看的目瞪口呆:“謝大人這個紅薯還能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