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她們做起來比較熟悉,秀娘和很多布莊老闆關係都很好,因為以前王府購置布匹都是找這些老闆,購買東西也就簡單很多了。
錦娘在一旁道:“二手成衣的話其實京城裡有很多,那些大戶人家不要的棉衣一般都拿出來賣了,價錢也比較合適,我們挑選了一些比較划算的買了回來,還算不錯吧。”
秀娘也道:“另外就是棉鞋之類的我們也讓老闆們留意,如果有價錢比較合適的也打算收下來。”
蘇半夏給了兩人一個讚賞的眼神,有錦娘和秀娘在,的確省下了很多麻煩。
對兩人的辦事效率感到省心道:“這事情就交給你們了,需要銀子去賬房那邊支,明天我和南燭要去一趟普陀寺,你們去一趟水觀村看看,如果那些人需要幫忙的,幫他們解決了,既然他們願意靠自己勞作換取銀子,都是值得尊重的,另外城外粥棚也可以告知一聲,如果願意做工賺錢的,我們收留。”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一直施粥的話,估計很多人都不願意做事情,每天就指望著施粥過日子。
這樣的狀態是她不想看到的,人生在世,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她能幫助一時不能幫助一世。
如果大家一直這麼懶惰,想要過上好日子是不可能的,她願意去收留那些想要奮發向上,改變命運的人。
秀娘和錦娘都覺得蘇半夏的辦法好,水觀村那邊收留的人不就過上了好日子,每天還能賺十文錢的工錢,等到年後也有差不多一兩銀子,有了銀子還愁沒辦法生活嗎。
“還是小姐仁義,只是有些人怕是不識好歹。”秀娘深知人的惰性,升米恩鬥米仇,人是不知足的,如果突然間不施粥了,只怕很多人有怨言。
蘇半夏只打算施粥到年後,所以不管別人會不會記恨她,她都打算這樣做。
恩情什麼的,她也不需要別人記得,做這一切她不過是尋著本心而已,不想心中有遺憾。
淡淡一笑不在意道:“別人感激我也好,怨恨我也罷,這些都不是我在乎的知道嗎,做人呢最重要的是心,尋著本心做事情,不管成敗這邊是我所追求的,你們擔心的恰好是我最不關心的,粥棚等臘月二十成婚以後,我會提前和大家說明,畢竟年後我要離開京城,以後回到這裡就不知道是多少年後了。”
秀娘和錦娘算是真的體會到了自家小姐有多無慾無求,就好像那些功名利祿和她沒有絲毫關係一般,這難道就是本心。
兩人不由慚愧起來,她們盡然沒有蘇半夏想事情想得周到。
因為要去普陀寺,所以得提前準備一些東西,依舊支開了所有人後,蘇半夏帶著司南燭進了空間中。
釣魚這種事情交給了司南燭,蘇半夏則是提著籃子去摘水果,魚是準備把夜神醫接回來的時候吃的,寺廟可不是葷腥,不過蔬菜可以給方丈弄一些去。
一籃子水果一籃子蔬菜,蘇半夏掛在樹枝上邊坐在一旁看司南燭釣魚。
水潭裡的魚一自由自在的遊弋,大概因為蘇半夏一直沒吃,所以繁殖太多。
司南燭釣了四條魚起來後,看木桶都裝滿了,這才和蘇半夏出了空間。
秀娘和錦娘看到蘇半夏準備的菜和水果很驚訝,明明昨天一直在一起,突然間就出現這些東西了,但想到司南燭手段通天也就釋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