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當空,城牆之下,兩隊人馬涇渭分明。
唐錦貞手執長劍為首。
他身後是整齊的宛若一人復刻的黑家軍。
人數不多,可威壓卻不小。
叫劉李蕭何四位將軍暗暗心驚。
他們自問練兵有方,可別說是做到百人如一人。
就連十人如一人令行禁止的默契,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磨練出的。
可是眼前這個少年才多大。
更別說他未封王前在宮裡的處境。
一時之間,四位將軍狠狠的陰謀論了。
本就脾氣臭,性情直的李將軍早就耐不住唐錦貞的囂張,上前一步就扯著嗓子給唐錦貞定了罪:
“邊城王,你不遵聖旨,與我等公然叫囂,是想造反嗎?”
就算唐錦貞是這麼想的,卻也不能就這麼認了。
手指拂過束腰,確認裡面的東西還在,唐錦貞呲牙一笑,嘴角的酒窩若隱若現:
“造反當不起,本王只是盡一盡封地之主的責任。”
“只是不巧,幾位將軍戍守邊境,正好與我這邊城之主做了鄰居而已。”
一句話說的四位將軍臉皮子狠狠一抽。
看著光風霽月的,可一張嘴就把他們支出了邊城之外,成了所謂的鄰居。
幾十年的奮鬥就被他這嘴皮子一張給說沒了。
就連一直沒張口的劉將軍都沉聲道:
“邊城王別太過分了。”
“我等奉命戍守邊城,從來遵的都是皇命。”
說著,他雙手抱拳朝著西方拱了拱手:
“此次收糧,也是陛下的意思,西梁受災嚴重,若是臨死前反撲,我軍會死傷慘重。”
劉將軍試圖以理服人,儘管他自己也說來羞恥,但他更心疼他的兵。
可唐錦貞聽來卻可笑的很:
“你的兵是人,這邊城百姓就不是人嗎?你的兵又有多少是邊城人?”
這個年頭,當兵雖然能吃飽飯,可卻是百姓們吃不起飯時才會選擇的下下策。
因為當兵就意味著要拿命去拼。
一當兵,再回鄉的可能就只剩下一具枯骨,
在軍中混出名頭,衣錦還鄉又豈是那麼簡單的?
可邊城人不一樣,他們多是軍屬或是本身就是軍戶。
他們紮根在這裡,可能他們的先祖,他們的父親相公甚至孩子都在一代一代的從軍。
可不能因為這樣,就一直拿捏他們。
唐錦貞看著他們四人不怕死的道:
“四位將軍要擒本王這個反賊也好,抗旨不遵的叛逆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