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章 如何讓《文明》更好玩

腦控操作的事情可能要等一會兒,《文明》首測的開啟時間也是個未知數。

“尋找文明”還在重置冷卻時間,“培養文明”成了望安除卻上網溜街外,唯一的消遣。

同時,它也是《文明》的全部遊戲內容。

“我覺得不大行,”望安一遍遍數著頭頂稀疏的14根新頭髮,“玩家進入遊戲後,每次只做做選擇題,然後幹看著事態發展?這樣真的有人會喜歡玩下去嗎?”

和他的真實全息上帝視角不同,玩家都是透過各類顯示裝置觀察文明發展,99%的可能用手機電腦,1%的可能性使用VR裝置。

這樣的代入感,比起他差遠了。

“遊戲講究給予玩家最真切的實時反饋,無論是正面或者負面反饋,一定要讓玩家在做出選擇後,迅速看到效果。目前「培養文明」的反饋雖然及時,但不夠強。”

「那要怎麼提升呢?」

望安思索“培養文明”的玩法,沉吟一聲:“或許可以,記錄下玩家的每一次選擇。”

「記錄?」

“對,記錄。每一次選擇,都要有時間地點人物,關鍵描述,讓玩家一看到就能想起……書。”

「書?」

“用一本書的形式,記錄玩家的種族面臨的每一次選擇,和每次選擇之後的結果。書可以叫《文明之書》、《文明》、《文明拾遺》等,每次選擇佔據一頁,選擇和結果分開,先記載上選擇,等事情塵埃落定,再記載下結果。”

望安的眼中閃爍著精銳的光芒。

每一次選擇,都是一次命運的支配,一次精力的付出,一次暫時的同心。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讓玩家隨時回顧自己的每一次選擇,強化他們對自己培養的種族、文明的感情,就像對自己辛苦培養長大的孩子。

玩家會因為現實有事、需要睡覺等原因暫時離開遊戲,文明的演化卻不會因此時間暫停。

當種族在玩家離開的時候遭遇事件,做出選擇,此時不在場的玩家,有事後知悉詳情的權利。

望安現在準備做的,就是讓玩家在遊戲過程中,獲得使命感、責任感、儀式感,彷彿真的在培養一個文明,每一次發生重要的大事件,都要由他們來作出決定!

「原來如此,我懂了,就是把每次選擇的發展結果,不僅要用影片呈現在玩家面前,還要用文字記載下來,供玩家回顧!」

“不止是文字,如果有一些非常值得留影紀念的場景,還應該將那些場景截圖下來,定格在照片上。比起單獨模糊簡略的文字,配上一張關鍵的照片,更加直觀。”望安道。

他自己在體驗“培養文明”的時候,每次做完選擇,都總感覺缺了點什麼。

現在,所缺之物,無所遁形:

一,可供回顧的文字記載。

二,震撼人心的照片映像!

群猿在麵包樹上下捶胸咆哮,在首次掌控火焰時激動高呼,在領袖駕崩悲慟哭嚎……

這些做出選擇後,呈現的最值得記憶的時刻,就應該單獨擷取出來,配上簡短的說明文字,供人追憶!

「太強了,不愧是你!這麼好的方法,一定能起到非常完美的效果!我這就做,我做好了,大佬你看我做的怎麼樣?」

一本書出現在望安眼前,封面有古樸的花紋蔓延,編織成四個深沉厚重的大字:

《文明之書》。

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