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了166個新0級文明,儘管內心無比渴望立刻合成,看能合成出什麼稀奇古怪的文明,自己能長出多少根新頭髮……
但他沒有動手。
“頭髮長了又掉,掉了又長,是一種迴圈,也是一種無聊。”
反正目前的商城貨品貧瘠得可憐,只有「尋找文明·1個選擇點」讓他有購買的興趣——
前提是他收穫到稀有詞條,最好是連出好幾個,10個基礎選擇點完全不夠用,他只能忍痛並快樂地交出頭髮,換取稀有文明。
“其實我覺得商城裡現在完全還可以再上架一個新道具,能直接削去尋找文明的等待時間,讓我立刻收穫文明。”
「有哦,不過現在還沒上架。」
“那什麼時候上架?我很在乎!”
人是很討厭等待的,尤其是面對很有期待感的東西時:
比如高考學子等待出考試成績、公司員工等待裁員通知。
「這得看你什麼時候能尋找100次文明瞭。」
100次,一天免費一次,如果想不費一根頭髮地達成條件,就得等待100天,三個月加一個上旬。
如果今後還能再薅幾根羊毛、透過抽獎、任務獎勵等方式得到更多的“尋找文明”免費次數,那能提前一些。
望安有點憂鬱。
不管怎麼說,這都意味著他短時間內,只能懷著忐忑和期待,靜等倒計時清零了。
最後再看一圈兩張卡、一個隨機稀有詞條、166個0級文明的肥皂泡,望安強忍住動手合成文明的慾望,把注意力轉移到《文明》之上。
古人有云,吾日三省吾身。
望安沒有那麼自律,每天都反思自己。
但每當完成一次階段性的事件,他都會進行總結和反思,告誡自己,讓同樣的錯誤,不會在他手上出現第二回。
犯錯不可怕,沒有人能不犯錯,可怕的是犯同一個錯。
“《文明》的首測效果並不好,10天竟然沒有一個玩家培養出文明,雖說觀眾角度看上去,節目效果很好,很有趣,我也經常看得樂呵,但這並不符合我的本來目的。”
望安並不全怪玩家,這其中有相當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經驗不足,沒有考慮周全:
1.思考到底是把玩家扎堆放一起還是全球分散開時,他只考慮到扎堆投放有助於玩家互幫互助,沒有充分考慮到玩家拉幫結派,異國傾軋的可能性。
“扎堆投放不可取,二測採取分散投放。”
這樣一來,玩家還沒發展出文明就內戰的可能性,被從根本上斷絕。
2.開啟直播能有效提高《文明》的持續熱度和關注度,這是正確的,但隨之決定的錯誤,是“分類排行榜前三名,能進二測”。
因為這個簡單粗暴的規定,幾乎所有玩家最終都變成為了謀求更多人氣,全力追求節目效果,其他一切都可以棄之不顧的鐵分奴,一心只想著製造熱點吸引觀眾,穩住前三,二測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