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老年人大多封建迷信,等老年人陸續走完人生之路,世界就不再有封建迷信了?
然而,封建迷信也是可以傳承的。
它可以從老年人傳到中年人,從中年人傳到青年人,再從青年人傳到少年人、小孩……
錦鯉?
迷信。
求神拜佛?
迷信。
堅信自己抽卡時一定歐皇附體?
迷信!大迷信!你清醒一點,你永遠只是一個臉巨黑的非酋而已!
迷信無處不在。
它十分難以被消滅。
一定的原因是,“迷信”,往往和“寄託”捆綁在一起。
誰不想心裡能有個寄託呢?
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既然做什麼都無法改變現實,那就許願吧,迷信吧,給心靈尋求一個寄託吧。
如果再繼續深究,又會一路兜兜轉轉,繞到人類身體進化時為貪圖省事、節約運算資源,對很多東西包括大腦思考的運轉方式上,做出極大的合併簡化,等一系列問題上。
總之,迷信極難被消滅。
錯誤的知識,和它誕生的造物也是如此——
確實大部分都能陸續消滅,比如放血療法、雞血療法、氟利昂製冷型空調、各類禁藥……
即使現在還在不少地方苟延殘喘,但徹底斷氣,也只是早晚的事。
然而,總有一些錯誤知識,以及它誕生的造物,非常倔強地苟住了性命,像打不死的小強,拼命噁心人。
如果望安學習錯誤的知識,想再擺脫錯誤,就難了。
破而後立,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
望安緩緩深吸一口氣。
這還真有點難以抉擇啊。
但是……
“如果,我不學習他們的知識,只是單純使用他們的造物……呢?”
就像抗議訊號站,認為電磁波會給他們身體嚴重危害的人,會因為訊號站搬離後,全村/全區上不了網,而十萬火急地要求把訊號網路還回來。
不瞭解知識和技術,但也可以享受知識和技術帶來的便利嘛。
「想法很美好,但是你要怎麼做到呢?」
“你沒法幫我嗎?”
「我只是一個弱小可憐又無助的智慧,欺瞞一下文明合成器,給你撈好處就已經是極限了,自身是並沒有任何其他許可權的。」
“這樣啊,”望安摸了摸下巴,“你說,如果我控制一個文明,讓他們朝我這裡開傳送門……”
這樣一來,他是否可以穿越到那些文明所在的世界?
本來這理論上有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他不知道藍星上的他,在其他文明眼中的世界座標。
但這個問題——
可以解決!
“你看啊,我這裡有一個工具人,他跟我量子糾纏上了,我可以跟他無延時跨世界通訊,也可以穿越到他所在的世界。”
望安開啟文明庫存,看著“沃斯底迪”個體文明的超小肥皂泡,興致勃勃做著企劃:
“這60年裡,他看上去沒老幾歲,應該還能活很長一段時間——也沒跟心火人猿發生衝突,第一時間就遵從我的吩咐,跑得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