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倭國在即,夏源從詔獄離開之後,便去了了王恭廠。
這王恭廠相當於軍事研究所,專門研究火藥火器的地方,這馬上就要打鬼子了,大明的火器能行嗎?
畢竟這可關乎到能不能給鬼子們一點小小的火器震撼。
得去看一眼才好放心,於是夏源就拿著事先從皇上那請來的旨意,暢通無阻的進了王恭廠。
等一通視察之後不免很失望,這大明的尖端軍事科技不行啊。
火炮很落後,連個虎蹲炮都沒有,就是那種碗口炮,發射的是那種湯圓大小的散彈,或者是細小的鐵砂,殺傷力一般。
要麼就是實心子彈丸的火炮。
至於火器,夏源本來還以為是三眼銃,但沒想到這會兒沒有,只有單口火銃。
用得時候還得點火,而且不能連發。
就這樣的火力,真的很難給鬼子們一點小小的火器震撼。
沒多少天就要徵倭了,現在研發新型火器根本來不及,再說,這更先進的火器,夏源還真是一團漿糊,不知從哪兒下手。
只能退而求其次,多做一些炸藥包,給鬼子們一點小小的藝術震撼。
畢竟,藝術就是爆炸。
而且這玩意兒用好了,不比大炮差。
王恭廠有著許多匠人,都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職業,在夏源手裡那道旨意的吩咐下,開始大批次的製造炸藥包,為了讓爆炸更絢麗,還往裡頭新增一些鐵釘,鐵屑之類的玩意兒。
經過試炸後,發現威力還不錯,夏源這才滿意,叮囑這些匠人多多的製造,能造多少造多少,加班加點的造,造的越多越好。
隨後便離了王恭廠,打道回府。
這次回家他就不打算再忙活了,趁著還沒到出征日子,這些天就只在家裡陪媳婦。
大明要對倭國用兵的事情經過幾天的發酵,已是從朝堂散播到了民間,如今京師的三歲小孩子恐怕都知曉了。
朱秀榮當然也知道這事,而且比大多數人知曉的都要早一些,是夏源這個始作俑者與她說的。
只是夏源並沒有告訴她,自己要隨軍跟著一道去。
回到家裡,小薺子正在做針線活,坐在椅子上一幅恬靜的樣子,像個大人。
夏源湊過去瞅瞅那未完工的繡活,兩隻惟妙惟俏的鴨子已是初具雛形,不過他估計這可能不是鴨子,於是便問,“繡啥呢?”
“繡鴛鴦啊,夫君不認識鴛鴦嗎?”
“噢,認識,你這鴛鴦繡的還挺像。”
這聲誇讚說得有些艱難,夏源依然覺得那像兩隻鴨子。
“好了,你把這一針穿過去就先別繡了,夫君有事要跟你說。”
“夫君要說什麼?”
“噢,倒也不是什麼大事。”夏源讓自己的神態語氣盡量顯得自然,“是這樣,過幾天呢,夫君要出一趟遠門,伱到時候就住到宮裡去,這樣你一個人也不會悶得慌。”
“出遠門”朱秀榮當即問道:“夫君要去哪兒?”
“有點事,辦完了就回來。”
見夏源不願說,小薺子只好噢一聲,問起了最關心的問題,“那夫君什麼時候回來?”
這個問題算是問到了點子上,夏源一時還真不知怎麼答,撓了撓臉頰,眼睛往別處看看,最後才含混不清的道:“可能得幾個月吧”
朱秀榮的眼眸瞬間睜大,驚呼道:“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