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0408 天下戰亂起 紅梁難止戈

江湖人藝高人膽大,婦人吃不準刑真性格,沒敢用對付緣起的辦法。萬一刑真來個將計就計順手揩油,婦人介意不介意不得而知,當眾丟人被取笑肯定是跑不了。

這時一位頭髮花白的年邁老者,聽到這邊的動靜後,邁著蹣跚步子走來。

厲聲道:“吳娘住口,兩位大師一路上為我們降妖除魔,數次擋下軍武的鐵蹄。你怎可恩將仇報,丟盡了我們吳村的臉。”

“再不滾開,小心我把你那點兒不乾淨的事都說出來。你應該知道,女人不守婦道該進豬籠。”

叫做吳孃的婦人,頗為懼怕老者,擠出個狐媚笑容:“里正別生氣,我是開玩笑的。”

里正相當於村長,的確有權利管理不守婦道等亂七八糟的家長裡短。

七殺福地裡的風俗,對於不守婦道的懲罰頗為嚴苛。

被落實,則是要浸豬籠。就是將人塞入裝豬的籠子裡後,封口後扔河裡自生自滅。

吳娘當即軟了下來,客氣的對老者彎身施禮,急匆匆跑開。

見吳娘離開不再鬧事,老者先是對緣起抱拳歉意:“大師莫見怪,婦道人家不懂事。我們這些難民也的確是餓怕了,想必大師心知肚明。”

“都是該死的戰爭帶來的,吳娘一婦道人家雖不檢點。但好歹沒做太出格的事來,路上也知道幫我們這些老傢伙分擔些重量。”

“本來就夠苦的,委實不好多加懲罰。不然啊,沒草藥沒糧食的,搞出病來只能等死,又是一條人命。”

緣起在老人彎腰時便以上前將之扶住,一直重複著:“不該受此大禮。”

老人堅持說完,隨後又面向儒杉男子作揖。自然也被儒杉男子攔住。

老人繼續說:“吳娘是個寡婦,男人是病死的不是上戰場。沒有老人也沒有兒女,大善人不必浪費糧食了。”

“村裡的年輕人的確被召入伍不少,這樣挺好,殺這些沒人性大宜軍武。”

儒杉男子回道:“老人家客氣了,我們知道的,吳家村十五到三十五歲之間的男子有一百二十六人。”

“其中八十三人參軍入伍,是值得敬佩的村子。”

儒杉男子望向一眾難民,重重嘆息後緩緩道:“這些難民都是如此,十之七八家中有男兒入伍參軍。”

“我們不僅要分發清粥,這次跟隨我們的隊伍走吧,公子答應給這些人安排住處。”

“沒有幾進幾齣的高牆樓閣,但至少比這樣居無定所強。”

若非有儒杉男子攙扶,老人差點跪下磕頭。安排一人兩人,十人八人不算什麼。

但是一下子安置幾千人,手筆委實大的嚇人。

儒杉男子繼續道:“這些難民不一定信我所說,還請老人家幫忙去勸說一二。”

儒杉男子說的相當誠懇,再個他也沒必要欺騙。騙這些難民,除了多搭些糧食外,討不到任何好處。

老人欣然接受,當即便答應下來快步離開。人逢喜事精神爽,老人離去的步伐比來時沉穩快上許多。

小和尚緣起和緣滅由衷為這些難民感到高興,紛紛雙手合十口唸佛號:“善哉、善哉。”

儒杉男子抱拳回禮,自報姓名:“在下金玉書,兩位大師所作所為一直看在眼裡,深感佩服。”

“後面還剩些糧食,不妨去填飽肚子再說。”

又對刑真說道:“這位少俠所做所為同樣令在下佩服,且我認為做的很得當。不如一起,先到後面稍作休息。”

刑真肚皮餓的嗷嗷叫,沒理由拒絕。兩位小和尚境地差不多,甚至比刑真還要難堪。

經介紹,錦衣公子哥兒名為梁蘇,自稱是大梁國的鄉紳財主。

刑真也得知,此地是大梁國和大宜國的交界處。

兩國交戰苦的永遠是老百姓。大宜國節節敗退,戰火引至自家國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