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話,上官璃華在初初得知軒轅御辰於朝堂之上主動請纓說要離開金陵奔赴正值水災的允州去治理水患一事,心中已經是非常擔心。那會兒,上官璃華雖然沒有想到說軒轅御辰這樣的做法是為了可以堂而皇之地找一個契機重新步入朝堂這麼長遠的事情出發考慮的,但是卻也是因為軒轅御辰是在跟自己鬧完矛盾、吵完架以後的第二天一大早上早朝時候提出的請求,正是讓上官璃華也誤以為是軒轅御辰在生自己的氣以後,再也不會理會自己。但是,從隱衛壹的這一句‘主母’中,上官璃華便已經非常確定,軒轅御辰是真的對自己惱了,所以才會選擇在離開金陵前不給自己留下任何只言片語,任由自己內心恐慌,他是有心想要懲罰自己的。但是,恐怕想要去允州賑災的事情,是他早就已經下好了的決定。
或許.......對了,上官璃華忽然想到,昨晚她同軒轅御辰吵架之時,明顯還能感覺得到軒轅御辰是有話想要對自己說的,後來是因為他們倆吵架之後,軒轅御辰才甩袖離開的。現在回想起來,恐怕軒轅御辰昨晚想跟自己說的便是他要離開金陵去允州的事情吧。
這樣一想,上官璃華就更加為自己昨晚的行為而感到後悔。若是她知道軒轅御辰昨晚是來跟她告別的,她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說出那番傷人的話,惹得軒轅御辰傷心離開。
事實上,上官璃華在後來從定國公上官傲的口中得知,軒轅御辰早朝時候在朝堂中的一番作為,對軒轅御辰十分了解的上官璃華,便已經猜想到軒轅御辰這般高調地從朝堂上主動請纓,而非是私下接受皇帝的委任的目的何在了。正是因為上官璃華已經猜到軒轅御辰的做法,這才心中更加恐慌和不安起來。
上官璃華需要親身陪在軒轅御辰的身邊,至少在軒轅御辰的身邊,自己也能讓那惶惶不安的心暫時安定下來。或許說,她上官璃華目前的能力確實無法跟軒轅御辰和軒轅御麒相提並論,甚至可能連那向來以逢場作戲面目示人的五皇子軒轅御麟她也沒辦法比得上。但是,她上官璃華從來都不是一個笨人,甚至說還比一般的世家女子更加聰穎,否則前一世也不可能可以幫助太子軒轅御瓴登上皇位。
她上官璃華早在將軒轅御辰為何會選在朝堂之上,正兒八經地主動請纓說要去治理那連年水患成災的允州以後,聰慧如上官璃華,她也早早就想到了,這回軒轅御麒和軒轅御辰二人去允州治理的,不單單隻有水患這類天災,恐怕還有人禍!
故,上官璃華才更加下定決心想要去哪允州追隨軒轅御辰,並且儘自己的全部智慧協助軒轅御辰可以順利治理好水患,以及處理好允州的官員一事。
而上官璃華從定國公府出來以後到這成衣店裡換了女裝,出來便在門口被莊傳榮和江碧明碰到,並且還被莊傳榮糾纏耽擱了這麼一番時間的事情,是上官璃華始料未及的。她原本以為自己已經換下了紗衣襦裙,以男子裝束示人,想來對於對她上官璃華不甚熟悉的人定然也是沒那麼輕易認出來的。
但是,上官璃華這才剛剛從成衣店出來,便被只見過自己一回的莊傳榮識破,這讓上官璃華在心中暗暗懊惱的同時,也開始反思自己是哪裡容易露餡。
從頭到尾都重新回想了一番,後上官璃華突然醒悟過來。方才,自己從成衣店出來,她只記得換成男子裝束,卻也實實在在地忘記了要將自己的面容作一番易容。不,不應該說是上官璃華那會兒忘記了這茬兒,更確切地來說,應該是即使上官璃華記得,但是因為她自己不會也沒想到問隱衛他會不會作這易容之術,所以這才沒有辦法給自己的臉喬莊打扮一番。
然而,正是這個原因,讓上官璃華碰到莊傳榮後被糾纏耽擱至此。
但是,對於遇到莊傳榮和江碧明,而後被一眼認出的事情,還是很好地給上官璃華提了一個醒,她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將自己此時的容貌再作一番喬裝打扮才行,否則,只怕自己前去允州的這一路上的麻煩應該不會少,至少她還是對自己的容貌有自信的。
於是,上官璃華將自己腦海中所認識的人中,信任的過的、且有可能會這喬裝打扮的易容之術的親近之人,都在腦中逐一排查了一個遍,依舊沒有找到一個此時可以幫助自己解決易容這個難題的人。
然而,不知怎地,就在上官璃華打算放棄繼續排查的時候,她的腦海中忽然便閃現出了一個女子的身影。可以說她們算不得太熟,但是卻也是實實在在地接受過對方幫助的身影。
那女子昨日還在安王府安王妃生辰宴會上幫著上官璃華和軒轅御辰撒謊,且聲稱上官璃華自偏院離開之後,從頭到尾都是跟著自己在一起,從而合情又合理地順利幫助上官璃華他們圓了對太子軒轅御瓴的將計就計。
此人正是那大將軍李尚武的唯一愛妹李尚情。
說來也是很奇怪,就連上官璃華自己也是沒辦法說得清楚,她對李尚情為何會如此信任。按理來說,像上官璃華自己前世就已經吃過一次虧的人,重活一世,更加不可能輕易相信任何人才對。但是,不知為何,上官璃華就是無緣無故地想要去親近並且相信這李尚情。她一直想著,即便這李尚情不會暗中相助於自己,但是她們二人之間最起碼也應該不會成為站在對立面的死敵,就好比自己和上官祺華那般。
從北辰山的文詩會上,上官璃華第一眼見到這個李尚情,她便不自覺地將自己的目光和視線投注在李尚情身上。對於這樣有些莫名其妙的信任感從何而來,上官璃華不得而知,但是上官璃華偏偏就是想要再信任李尚情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