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出,能調動官博文和譚家傑的人,肯定是橫山市的頭面人物,這個面子,陳寧一定要給譚家傑和官博文。
陳寧處理完,來到中心醫院時,看見譚家傑和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子站在門口。看見陳寧來到,譚家傑趕緊迎上去。
“阿寧,辛苦你了!”
“不辛苦,譚大哥客氣了!”
“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同事,姓龐,名佳,你叫他龐大哥吧。”
“龐大哥您好!我叫陳寧,您叫我阿寧即可。”陳寧很主動。
“阿寧你好!你的大名,在咱們橫山市盡人皆知,只是這些西醫生們,不可能接受中醫的理論,所以,他們一直沒有提出來。”
“我聽博文和家傑說起你為他們父親治病的經過,決定不等了,他們不行,難道還不能請比他們行的人來?家傑說,你剛從帝都回來,真是辛苦你了!”
“沒事,看病治病,是我的天職。我們進去吧。”說罷,幾個人一起來到神經內科病房。
也許是龐佳的身份比較特別,神經內科甚至醫院的領導都很重視,醫務科科長、神經內科主任和幾位高年資的醫生,都在等著陳寧。
走進醫生辦公室,一位年輕的醫生將白大衣遞給陳寧,陳寧馬上穿上。
“聽說,陳醫生看病,從來不聞不問,只需要看,是不是這樣?”醫務科科長的語氣中,明顯帶著懷疑和不屑。
“對,我看病就是這樣。”陳寧也不客氣。
“那......我們現在就去看病人?需不需要向你彙報病史和治療經過?”在龐佳面前,醫務科科長不敢太過分。
“不需要,我們去看病人吧。”陳寧的每一次回答,都乾脆利落。
來到病人的床邊,陳寧靜靜地看一會病人。
“好了,我們到辦公室討論討論。”陳寧依舊是一副毫不拖泥帶水的口吻。
來到辦公室坐好,作為東道主,神經內科主任必須發聲。
“這個病人送來我們醫院時,已經錯過了靜脈溶栓和動脈介入溶栓的最佳時間。目前,頭部磁共振顯示,病變損害腦幹,病人處於昏迷狀態,四肢癱瘓,吞嚥困難,只能透過胃管和靜脈輸液,維持病人的生命。”
“從神經內科的角度看,病人屬於中樞性損害,將來要恢復,非常困難,起碼從我們西醫的角度看是這樣。我們希望,能從陳醫生那裡,得到中醫方面的治療指導和幫助。”
神經內科主任的話,還是比較客氣的。
“我說說我的看法吧。”陳寧不想拖沓。
“這個病人,其實並沒有昏迷。”
“啊......”主管醫生一聽,馬上張大嘴。
“陳醫生,你要不要看看磁共振。”主管醫生忍不住了。
“不用,一會你們再仔細看看,如果不懂,可以請教放射科的醫生。如果你們不相信病人沒有昏迷,到時候,你們以及家屬們,都可以與病人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