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魚是淡水水域裡比較常見的野生魚類,又叫黑魚。和其他魚類不同,這種魚會一對一配偶,並自己撫養後代,春末到夏末的季節會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淺水層,冬季則沉入水底過冬。
這種魚是兇猛的肉食動物,生長快,重量上限高,三五斤的重量,對於這種魚來說稀鬆平常。
因為少刺和肉質鮮美的緣故,這種魚的價格並不低。
唐明耀村裡有個捕魚人,平時就從村民手裡收購這種魚,五元錢一斤。他轉手拿到鄉里的集市上賣,能賣八元。
會釣這種魚的人,在河邊跑幾趟,釣三五條大的都很正常。
唐明耀保守點算,自己每天釣兩條,每條烏魚平均兩斤,賣收購商都能賣20元,自己去集市上則能賣出32元。
最多兩三天,就能釣夠買集郵工具的錢了。
所以,透過一番精密的計算,他立刻決定轉釣這種烏魚。
釣烏魚用的工具,和釣鯽魚梭魚的工具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魚竿得用更大更粗的,不然那麼重的魚猛地一扯,細的斑竹直接就給扯斷了。
其次,魚線也要換專門的粗魚線,還有魚鉤,要用成人大指頭那麼大的加大號。
魚竿好辦,唐明耀自己家有片斑竹林,鑽進去砍一根合適的,剃掉枝丫,用火烤一烤有點彎的竹節,撇直,把尖端最細的那一截舍掉,留下三到四米的長度,就是一根合格的魚竿了。
至於魚線和魚鉤,這玩意就得花錢買了。
唐明耀所在的鄉集,是每逢3、6、9趕集。當他準備好釣魚竿,已經是27號上午了,剛剛錯過前一天的集市。如果去集市上買,就得再等兩天。
唐明耀現在可沒有耐心慢慢等這兩天,他回屋把自己的私房錢偷偷摸了出來,數了數大大小小十幾張票子,攏共六角四分錢!
真是寒酸!
唐明耀簡直不能想象,改開已經整整二十年了,自己居然還這麼窮,所有財產加在一起,竟然不超過一塊錢。
貧困山區傷不起啊。
他記得重生前,還在央視看到了隔壁縣的宣傳廣告,廣告詞大致是這樣的:XX故里,國家級貧困縣,什麼什麼的。
他自己這個縣也好不了多少。
所以,窮不是自己的錯,而是地理位置不好。
所以身處山區的大人們,卯足了勁要送孩子上學,只為下一代不用再在窮山溝裡刨食。
扯遠了,說回正題。
唐明耀拿著所有的積蓄,想了想大概夠買幾米魚線和一隻魚鉤了,於是關了門,帶著跟屁蟲弟弟,沿山路下到河邊,來到一戶鄰居家裡。
“李兵兵!”
“李兵兵在不在?”
唐明耀羞恥的喊了幾聲小學同學的名字。
屋裡很快跳出來兩個跟他差不多大的少年,前面一個正是李兵兵,後面跟著的,是他的弟弟李平平。
這兩兄弟都是他的小學同學,因為住的離河近,他爹常年在河裡捕魚養家,倆小子從小耳濡目染,也學了一身捕魚的本事。
唐明耀來這裡,就是想從他們手上買點魚線和魚鉤。
至於借,或者憑關係直接討要,作為內心滄桑的大叔,他是沒那臉皮的。
更何況唐明耀還記得這兩兄弟曾經抓了一隻野兔幼崽,遊說他花壓歲錢買回去的往事。後來那隻兔子帶回家沒養一個小時就跑了,讓他怨念了好久。
嗯,雖然總共也就一塊錢。
“么雞,你來幹甚?去河裡bǎn澡不?”李兵兵高興地喊著唐明耀的小名說。
“不了,我來就是問一下,你這裡有沒有多餘的魚線和魚鉤,釣烏魚的,賣我一套,我給你五毛錢。”
“有,你等著,我給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