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棟房子,一個大,一個小。
大的上下兩層,底樓當街一面有個四十多平的鋪子,後面是廚房、廁所、雜物間、以及一間臥室,樓上則是五個房間帶一個廁所,加起來是八室雙衛一鋪,面積達到兩百三十多平。
小的就是底層鋪子+廚房+洗手間,樓上三個房間,總面積一百一十平左右,面積略小,房間也少。
跟城市裡的單元樓不同,這兩棟房子都是農民自建的,所以出售也是整棟整棟的賣。
唐明耀一家聯絡到兩個房東,分別看了房子之後,陷入了猶豫之中。
這兩個房子,大的修好已經快十年了,比較舊,裝修就是地板塗了點水泥、牆上抹了點白灰,基本只能算清水房,傢俱也沒有,連睡覺的床都要自己買。
因此這房子雖然大,但並不是很貴,賣家要價4.8萬。
而那個小的則比較新,只修了兩年多,傢俱一應齊全,拎包就能入住,因此雖然小了很多,但要價卻沒有便宜多少,喊價4.2萬。
看完房子,唐明耀全家去小姨那邊,瞭解城裡的房價,得知現在城區的房子,平均價格也就五百左右每平,五萬塊能在城區買個一百平的單元樓了。
糾結了一天,最後大家還是決定選大的。
雖然多花點錢,但是划算啊。
舊點沒關係,只要沒有安全隱患,打理打理就新了,裝修也可以後面慢慢來,關鍵是那個房子的鋪子位置好,比另一家更當街,而且比現在租的鋪子,離校門口近了有二十多米。
用來開店,再合適不過。
做好決定,就是找房東談價格了。
來回扯了兩個小時,最後房東鬆口,少了兩千塊,4.6萬賣給他們家。
唐明耀得到結果後,悄悄鬆了口氣。
其實他早就看好這個房子了,不為別的,只為了幾年之後的拆遷。
他記得高中畢業時,這一片還沒有動工,等到大二,也就是2005年回學校玩的時候,從校門口到城區大約一公里長的路,全都拆了,大興土木,全部修成了新的城市主幹道。
現在買的房子越大,到時候拆遷費才越多啊。
嗯,小市民摳摳索索,也就在這些小地方佔點便宜了。
後續交錢、過戶的事情唐明耀沒有參與,今天他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就是去採購。
第一個要買的,是《熱風》雜誌。
二月份已經過完了,二月的期刊早已上市,進城這兩天忙著看房子,還沒來得及去買一本回來。
那上面,可是有他人生第一部被刊印成鉛字的小說呢。
“老闆,來本《熱風》,二月份的。”
“三塊五。”
唐明耀掏錢的動作一愣:“不是三塊嗎,怎麼漲價了?”
老闆說:“改版了,這一期比以前的厚了一半,只加五角很良心了,你要不要?”
怎麼可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