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耀拿著筆進入考場,鏖戰三天。
班主任老郭對他盯得特別緊,每場考試都要專門到教室看他做試卷,即使很多科目根本看不懂,也並不妨礙他隨時出現。
考完一門,老郭還會當場把他的卷子收走,找任課老師及時批改。
半個小時不到,他的成績就出來了。
真是太特殊照顧了。
等到最後一門考試結束,所有科目成績匯總,老郭稍微鬆了口氣。
總分782分。
雖然有幾分的起伏,但總體來說,唐明耀還是非常平穩的保持了水平,成績沒有退步。
現在已經高一下期過半了,按照這個勢頭讀到高三,到時候考個700分左右應該比較穩,就算這小子讀理科,京華大學似乎也穩了。
等等,自己在想什麼?
就算再穩,也不如直接特招來得穩!
老郭掐了把大腿,把自己的這個念頭給掐滅了。
他要堅定不移的站在反對唐明耀參加高考的陣營裡,反對到底!
不過暫時好像不用逼那麼緊了,免得青春期小子的心理逆反,反正到時候文理分科,他這裡不放人就行了,當學校和家長結成統一陣線時,他就不信一個學生娃,還能翻了天不成。
過了幾天,5月份的雜誌上市了,唐明耀從楊冰那裡得到了上市的訊息。
遺憾的是,他在小縣城暫時還買不到最新期刊。
想了想,放棄了讓父親提前從省城寄一本回來的打算。
都是自己寫的內容,變成鉛字其實也就那麼回事,沒什麼好看的。
等著雜誌到貨期間,唐明耀拿起剩下的那本《夢的解析》,打量了起來。
這本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哥白尼的《天體執行論》並稱為人類三大思想革命的心理學著作,和《烏合之眾》一樣,也是出版了100多年的老古董了。
能成為經典,自有其過人之處,唐明耀覺得必須認真拜讀一下。
但在拜讀之前,他卻先停了下來,做起了準備工作。
如何讀好一本書?
這方面他之前考慮得比較少,讀那些史書和名著時,他都只是從頭到尾看完,做好筆記,之後就放到一邊了,只有《唐詩》和《宋詞》回頭反覆背誦過。
其實大多數人讀書,也都是他這樣做的。
之前覺得這樣已經很不錯了,但是現在,唐明耀覺得還不夠。
只是讀完,裝到腦子裡就算了嗎?就算有空能回頭看一眼,記得一些裡面的內容,但是距離運用出來,也還是差了好多距離。
前幾天看到《心理學概論》時,他就有種感覺,這些專業書籍,只看一遍就扔掉,似乎並不能叫讀完了一本好書。
應該還有一些步驟,比如:
第一步,先梳理它的框架,揣摩作者的思維模式;
第二步,做好讀書筆記,把精彩的觀點和語句記錄下來;
第三步,讀完之後再覆盤一遍,看看自己能否把作者在書中想表達的內容,大致複述出來。
第四步,審視作者的觀點,這本書表達的東西都是正確的嗎?我自己的見解是什麼?和作者有什麼不同?隨著時代進步,作者表達的東西有沒有過時?
以上事情做完,最後第五步,再寫一個總結性的東西,相當於一篇讀後感或者讀書筆記。
有吸收,有思考,有輸出,才是真正讀通了一本書。
想通了這些,唐明耀才認真拿起《夢的解析》,翻開目錄看了起來。
很快他就發現,這本書即便用現代眼光來看,其構架也是非常有邏輯性和條理性的,弗洛伊德對夢的研究,是基於前面無數人的研究,並非世人傳說的偏執狂的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