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7章 現象級

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

年輕一輩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受到父母的摧殘,同時也會對父母產生不滿。

然而,基於我們的傳統孝文化,以及兩代人地位的不平等,年輕一代即使覺得父母不對,也很難當面提出異議,更遑論反抗。

這世上沒有任何一段健康的關係,是靠身份壓制得來的。

有壓迫就有反抗,大部分年輕人,在沒有能力前不會反抗,或反抗不了,但當他們成年經濟獨立之後,當父母老邁到沒有收入來源之後,這種關係就會翻轉過來。

唐明耀前世曾見過一個同齡人,在家時不會做任何事,所有家務都讓父母操持,父母做得慢了,這人張口就罵過去,毫無心理障礙。

當時唐明耀覺得不可思議,還旁敲側擊問過。

對方說:“我們家就這樣,我小時候就是這麼被罵過來的,沒什麼好奇怪。”

支使父母,表面看起來是爽了,可是曾經被父母罵過的那些經歷,在心底形成的創傷卻無法癒合。這種表面報復治癒不了他,他的內心其實深埋著痛苦,只是不為外人所知罷了。

而《我們都是受傷的一代人》這本書卻不一樣,他講的是和父母的和解。

鬥爭只是手段,和解才是目的。

因此很多人看了開頭,覺得書中角色有自己的影子,看到結尾,就會從書裡找到力量——自己不敢做或者做不到的事情,被主角做到了,那種治癒的感覺,是唐明耀之前的作品裡找不到的。

所以唐明耀在個人論壇裡看到的帖子裡,很快就成了讀者對父母的感慨帖,並且有剎不住車的趨勢,吐槽、抱怨、悔悟、警醒……

書的內容成了次要,抒發自己的感情和經歷,反而成了主要。

這其實才是唐明耀寫這本書的目的。

現在看來,初步效果達到了。

接下來他去其他論壇逛了逛,也有一些類似主題的帖子,在各個版塊活躍著。

上了一小時網,他拉起徐昂回到學校,正常上課。

之後幾天,新書製造的話題開始在網路上蔓延,論壇、聊天室、QQ之間互相傳播……很快掀起了一股關於“父母和子女關係大討論”的風潮。

如果這時候有個微博熱搜,恐怕這個話題會在一兩天之內,成為排行榜最熱的幾個詞之一。

而這種討論趨勢,還直接從網路擴散到了傳統媒體。

過了一週,唐明耀就從京城日報上看到了評論文章,探討的正是這個主題,文章作者乃是鼎鼎大名的評論家,經常在報紙上寫社論的那種。

走在校園裡,他也漸漸感覺到了這個話題的影響。

比如這天上課,其中一門課的老師來到教室,竟然沒講課本知識,而是寫了個話題在黑板上,讓大家敞開了討論。

話題名字就叫:我與父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