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9章 第二個故事

接下來一段時間,唐明耀把第一個故事不斷地調整和修改,包括行文風格、表達方式、以及語言的精煉程度,都花了不少功夫。

前後耗費一個多星期。

完成之後,他就準備寫下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人物原型是侯嫣。

唐明耀上網,準備先跟她聯絡,獲得她的許可。

“侯嫣,上次建議你去學校住校,你去了嗎?”

“去了,住校很好,人多,熱鬧。”

“最近感覺如何?”

“比之前好一些。我跟你說,原來大家住在學校裡,晚上睡覺還會聊天,有時候會聊到很晚,我有兩次都忍不住跟她們聊到了半夜。”

唐明耀:“看來你還挺適應集體生活的。”

“是啊,可惜考試完就搬回家了,在家又只有我一個人,所以我就去外面玩了半個月,才回來沒兩天……”

聊了幾句,唐明耀便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侯嫣詳細詢問之後,覺得只是當個人物原型沒什麼問題,便爽快答應了下來。

說完正事,唐明耀接著又說:“最近我想到了一些新方法,對你的情況可能有用,你要不要試試?”

“什麼方法?”

“你拿紙筆過來,我告訴你怎麼做……放空心靈,寫一下你是誰?”

“我?我是侯嫣。這個需要怎麼寫?”

“除了是侯嫣,你還是誰?按你想法寫,想到哪寫到哪,不要拘泥於形式,儘可能多的寫。”

“額,等我一會……”

過了十分鐘,侯嫣回答道:“我寫完了,寫了一百多字。要發給你嗎?”

唐明耀說要。

等到侯嫣發過來,他就盯著螢幕,認真看起了這段自述。

我是侯嫣。我是一個十五歲的女生,我出生於96年月20日,我是一名初三畢業學生,我之前的班級在xx縣中學初三年級一班,我……我是侯天覆和張淑遠的女兒,我是xxx的孫女……

看著看著,唐明耀微微皺起了眉頭。

這段文字,是一個人對自我認知最基礎的描述,也是他當初曾經想過的,那種用於給自己在這個世界定位的“錨”。

簡單地說,只有充分認識到自己是誰,認識到自己跟這個世界的聯絡和互動,才能獲得足夠的存在感。

侯嫣的自述,看起來沒什麼問題,但仔細一看,問題就很大。

比如,她的描述裡,缺少了朋友關係的描寫,而且本該非常重要的家庭關係部分,被她放在了很後面。

如果是唐明耀自己寫,他會寫:我叫唐明耀,我是個男人,我是唐輝的兒子……

家庭關係會僅次於自己的名字和性別之後。

這其中的差別,稍微體會就能感受得到。

侯嫣這種下意識的排序,說明她對家庭關係的認知、認同度很低,非常符合她在家裡長期無人陪伴的現狀。

而一個人在這個世界的定位,親情佔據的比重非常大,如果這一塊缺失,不出問題才是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