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節團的隊伍從拂裡士出發,沿著平坦的大道一路向南。
半個月後,越過龐貝的南方邊境,正式進入聖荷西境內。
聖光教會的教國是個只包含幾個小城市的迷你國家,夾在聖荷西跟幾個小公國的邊界之間。龐貝人若想以最快的速度抵達教國,就得聖荷西的國土上度過一段漫長的旅程。
這是個風土人情和龐貝完全不同的國家,更溫暖且溼潤的氣候培養出了熱情奔放的藝術風格,也帶來了更開放的風氣和繁榮的商業。
李察還在這裡,第一次親眼看到了騎士裡的常客傭兵團,不過似乎他們沒什麼改變大陸局勢的能力,倒是對找貓收債之類的瑣事比較擅長。
領主大人就此向貝德里克進行了詢問,立刻得到了後者的無情嘲笑。“你說的那種傭兵團,在一些小公國確實有。但對於大國來說,怎麼可能容許民間自由組建武裝呢?”
於是李察的傭兵團情懷就此破滅。
而聖荷西的農人,普遍習慣種植一種在龐貝很不常見的農作物——水稻。
在本地,水稻一年能成熟兩次。而據說再聖荷西最南方,這種作物一年成熟三次,產量非常驚人。
使節團的大部分成員都是地道龐貝人,很不習慣用水稻做成的米飯,嘗過一次後就再也沒動過。只有領主大人,看到這玩意簡直激動得熱淚盈眶,一口氣造下去半盆,一戰成名。
“您以前吃過米飯?”
半個月的朝夕相處,互相間總歸能有幾分熟悉,保羅偶爾也會和高山堡領主搭幾句話。
“我是南方行省人,吃過幾次。”李察雖然不知道這種大人物為什麼如此熱絡,但也不好拂了善意,總不至於人家熱臉貼過來他給張冷屁股。
“您覺得聖荷西這個國家怎樣?”馬車在沃野上快速行駛,保羅主教指著兩側水田裡不斷向後飛掠的農夫和水車。
“非常富饒!”李察真心實意地說道,“普通平民居然也有條件,每天中午磨磨唧唧禱告半天,這擱在龐貝非得餓死不行。”
保羅頓時哭笑不得,“這是聖荷西下達的強制法令,以此表達自己的虔誠。聖荷西前面的‘聖’就是這麼來的。”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保羅主教忽然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地說道,“其實教會根本不喜歡這種做法甚至是厭惡,聖號完全是捏著鼻子給的。你猜猜為什麼?”
“嫌一天禱告一次還不夠?”李察對不論哪個教會都沒什麼好印象,聖光教會當然也不可能例外,下意識夾槍帶棒。
不過事實證明,聖光教會既然能穩坐大陸第一教會的交椅,沒有兩把刷子是不可能的。
保羅主教給出的回答一點也不涉及信仰,反而很現實,甚至有種精打細算的味道:“因為王室得到了虔誠美名,卻由教會承擔民間的暗中埋怨。”
這讓領主大人不由怔了下,“還真是這麼回事。”
…………
總體來說,聖荷西官方以及大小領主,對於龐貝使節團普遍維持著一定尊敬。只要遞交外事文書,一路通行都非常順利,甚至還不時有大貴族設宴款待。
但在民間,情況又完全不同。大部分平民發現他們是龐貝人後,往往第一反應就是玩命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