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那厚重的圍布被扯落下來,揚塵垂地,當即一輛輾新光亮的馬車,就這樣撞入了眾人眼球。
他們怔然了一下後,不由得紛紛瞠大了眼睛。
本不以為然的表情,這會兒卻有些繃不住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他們又用力地揉了揉眼睛。
沒眼花吧他們,這、這不就是那張圖紙的馬車活了過來嗎?!
擺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輛複合型的馬車,分上下兩層獨立空間,格局分明,既可乘客又能載物。
雖說,在場的匠師們暫時並不懂這種車的優越性具體在哪,卻能夠看得出來它的特別。
它車型與普通板正的四方體或長型不同,它看起就跟一座小型的船艦似的,底盤與車輿是有弧度銜接,保留了空位,從側面看如同懸浮,並非整個車體都牢牢實實沉落在上面。
還有輪子,它是個四輪車,前後大小輪設計,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奪人眼球,還是另人心思?
但懂車的人,忽然被它的造型觸發了靈感,這樣做是不是就造成了後車部分的承重感?力量放載在後體部分,而前方那小輪則負責靈巧轉動?
可這、這種設計是咋個做到的?!
匠師中還有關注外型,他們只覺漆亮的木板與復雕相融合,叫它看起來不僅質感爆棚,還藝術感十足,若不追究一些細節,這妥妥就是一個木雕藝品。
擅結構跟佈局的匠師,發現馬車它後側特地做了一個五階旋梯與扶手欄杆,直通車頂。
這是連著車頂,也利用上了?
他們抬頭望上去,驚奇地發現,那上面也設計了排坐,雖然沒有蓋頂,但有扶手,且坐下四到六個人完全不成問題。
造型這部分看完,然後就是一些車體的細節部分,比如六面車窗不是用木板支起,而是中間兩面用山水木藝鏤空在中間當固定格板,剩餘四面則是一片雲卷滕簾來擋風雪雨露。
車身大面積的板面是油了紅漆,上面雕刻了獅子與繡球,雕工細緻,以少量金漆塗面,造成了兩種獨立顏色的衝突與融合,一看就叫人眼睛一亮。
校場之內,久久無人言語,他們全都目不轉睛地盯著這輛盤龍車,好像連魂都被吸走了。
他們都有些不敢相信了,這樣大氣又複雜的車子,竟會是他們鄴國工匠做出來的……
他們嚥了口唾沫,才發現看得太入神,嗓子都乾啞了。
“這看、看起來好像還挺不錯的哈。”
有人控制不住表情,表情極度彆扭地說了一句。
“的確看起來還不錯……”
這是還不錯嗎?
這簡直就是極好!
單從他們別出心裁的造藝跟車型,這已經完爆了七國所有車子,好嗎?
但他們不會承認。
因為打臉這種事,但凡能夠減輕一些傷害,他們都不會放棄掙扎的。
付長楓也是被衝擊了一波,不愧是三十幾個人一同完成的木器,的確不同凡響。
他暗吸一口氣,平復方才造成的動盪。
這車,光憑這外表造藝,就足夠驚豔眾人了。
但是……
“這是個擺件嗎?它可是馬車啊,我們可以承認,它的確與眾不同,但那又怎麼樣?它如果不能作為車子,拉著人跑長途,經受路途各種顛簸磨損,那它也不過就是一個好看的擺件罷了!”
付長楓的話,一下引來眾人的共鳴,當即從剛才的驚歎讚歎中回過神來,提出了相似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