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章 簡單的人和艱難的事

縣委大院有三棵古榕樹,還有明清時期留下的幾道牆垣,幾口古井。據說,這個地方在明清時期便成立了縣衙,已經有四百多年曆史了。因為有了古樹、古牆、古井,給人的感覺,好像大院內水池裡的水也是古代留下的一樣,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滄桑。

琴音入職了臨江縣文化局,成為文化藝術幹部。文化局也在大院內,這讓她終於可以仔細地、專心致志地瞭解縣委大院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了。以前,琴音進入縣委大院,總是覺得這院內莊嚴肅穆,大有乾坤,卻從不敢在此久留。如今都已經在這辦公了,遲早也要讀懂這些古色古香的歷史含義。

來不及多想,剛剛入職的琴音,感受到了一種與大城市的服裝廠和音像公司完全不同的職場生活。這裡的辦公室、辦公桌椅都十分簡陋,比不上城市的豪華,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十分融洽。每天上班的時候,從大院大門口的保安開始,到兄弟單位,一直到本單位的隔壁辦公室,大家相見都彼此打招呼。到了辦公室,開了門,隔壁的阿姨、叔叔們常常過來噓寒問暖一番,聊聊家常,這讓琴音感覺十分舒心。

琴音覺得,城市裡的服裝廠和音像公司,人際關係很複雜,像楊韻,像權叔,都讓人感到深不可測。而山區縣城的人際關係則十分簡單,有事的時候七手八腳幹活,沒事的時候各自安好。

琴音喜歡這樣的氛圍,她喜歡和簡單的人在一起,不用猜來猜去,小心翼翼,心裡想什麼,嘴裡就說什麼。她想和真誠的人相處,不喜歡勾心鬥角,更不喜歡假惺惺。而縣城裡的單位,正是她希望中的樣子。

單位裡的事,一般由文化局的領導班子作出決定,然後交待相關科室執行。工作上遇到事情,積極地請示上級領導,便很快有指示下達。按指示辦事就行了,不需要像服裝廠和音像公司那樣,決策者和執行者其實都是她自己。

工作上的事情解決了,家庭的事情也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或許是琴音、琴聲回家的良好感覺激勵了琴父,沒幾天,琴父居然痊癒了。琴父每天都到田間地頭料理澆灌、除蟲等事,有時也與村民們聊聊致富的事情。

琴音在縣委大院旁邊的樓房分到一間單身宿舍。據說,在單身宿舍居住的女子,都是人們傾慕和追求的物件。誰都知道這是縣裡有單位的單身女子居住的地方,有工作單位,一般都是文化素質和能力較強、生活有保障的人,誰不喜歡呢?但是,琴音為了照顧家裡,極少在自己的宿舍留宿,一般都是下午下班便騎腳踏車趕回家,第二天天矇矇亮便趕回縣城上班。

家裡人也十分疼愛琴音,說是讓她回來照顧病人,但當她入職縣文化局後,無論是琴奶奶、琴父、琴母,都擔心繁重的家務影響她的工作,常常教育她要按時上下班,不要佔單位的便宜。

當初家裡溫飽都沒有解決的時候,琴父只顧農活,根本不會過問琴音的生活。如今家裡成為了萬元戶,琴父也不知從哪裡得到了提示和改變,變得十分關心琴音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常常提醒琴音,不必為了照顧家人而奔波了,萬一上下班遇見大雨大風的,會影響上班和工作的。

琴音總是笑著答道,工作上的事情我可以克服,但百善孝為先,我總不能不管家裡吧。

村民們都說,這個琴音又有文化,又顧家,確實是很好的女孩子,誰娶了她可就有福氣了。

不久,琴音發覺,不管是家庭,還是愛情,她可能都暫時顧不上了。一件艱難的事情正像籠罩一樣,越來越緊地將她包圍起來。

這件艱難的事,便是媒體在報道臨江縣山區的經濟發展的同時,稱其全縣為“文化荒漠”,意思是臨江縣地處山區,雖然出現了一些經濟上的萬元戶,但是全縣的精神文化生活幾乎沒有。媒體尖銳地指出,山區沒有文化生活,溫馨、高雅、文明的氛圍與此地無關,許多人雖然成為物質上的“暴發戶”,卻依然是精神文化生活的“貧困戶”。

一石激起千層浪,報道一出,許多地方的媒體紛紛轉載。一時間,關於臨江縣為“文化荒漠”的說法相當流行。這對於在文化局工作的琴音來說,是十分丟臉的事,而要改變這種文化荒漠的現狀,又是她面對的十分艱難的事情。

辛獻終於坐不住了,他親臨文化局,召集全體幹部職工,作了文化工作的動員。辛獻充滿內疚地說:“大家也許注意到了,目前許多媒體都指出,我們縣是文化荒漠,說我們這裡缺乏文化生長的土壤,缺乏歷史和傳統文化底蘊,這樣的現象將出現嚴重的後果。我不知道你們文化戰線的幹部是怎麼看待這問題的?”

辛獻說到這裡的時候,臺下一片寂靜,可以說是鴉雀無聲。誰都不敢出聲,也不敢亂動,生怕自己微小的動靜引來注意,萬一領導讓自己發言,說不好引來麻煩。

琴音悄悄地望了一眼臺上的辛獻。那一眼,讓她內心突然震撼起來。她刻骨銘心地記得,辛獻正在用熱切期盼的目光看著自己。那種近乎無助又近乎求救的,渴望改變面貌的急切的眼神,讓琴音感受到自己身上的重重的責任。她終於明白,辛獻如此不遺餘力地推薦和爭取讓她到文化局工作,也許此時,正是需要她勇敢地站出來的時候。

果然,辛獻接著便點到了她的名字:“我還是想聽聽剛剛來到你們中間的琴音的看法。”

在現場死寂一般的沉默中,在旁人那種如釋重負的放鬆神態中,琴音被工作人員引導到了發言席。

琴音清了清嗓子,抑揚頓挫地說道:“作為山區的文化人,我認為我們腳下的土地就是一種歷史文化。大家看看我們大院裡的古樹、古牆、古井,怎麼能說我們是文化荒漠呢?”

琴音此言一出,剛剛還寂靜的現場,立即熱鬧起來,大家紛紛揚揚地議論著琴音的話。主席臺上的一名幹部低聲地向琴音提示說:“別唱反調。”

琴音沒有理會,接著說道:“說我們這裡是文化荒漠,既缺乏充足的事實依據,也沒有深刻的事理分析,那可能是外界不瞭解我們本土的潛力所致。當然了,我們作為山區,過去很長時間連溫飽都無法解決,以至於人們的精神狀態,以及思想、文化、藝術各方面都十分微弱,深厚的歷史文化和傳統文化還沒有有效挖掘,各項文化事業還沒有開發,這確實是我們的不足之處。但無論如何,文化荒漠的說法已經給我們提了個醒,今後,作為山區文化戰線的工作者,我們不必自卑,也不必自我辯護,我們應當勇於面對現實,迎難而上,我們肩上的擔子會很重,我們責無旁貸、大有可為!”

話音剛落,從主席臺開始,掌聲雷動。

會議結束後,辛獻離開會場的時候,專門對琴音說:“振興山區文化,看你的了!”百镀一下“追夢華章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