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在玉京山,與玉京山掌教論道。
尚只是神臨修士的虛淵之,曾發此宏聲——
“我輩修行者,願為人下人。”
正是這一句話,讓玉京山掌教放他下山。
自此他脫離道門,洞世求真。
這才有了創立於道歷一三五零年的太虛派。
這座超然世外的現世大宗,長期以來在人們心中的印象是神秘而飄渺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直到太虛幻境橫空出世。
虛淵之從三歲學道開始,就一直站在山巔,俯瞰眾生。世間天驕雖眾,堪較者寥寥無幾。
可他竟然發下宏願,要立足於眾生最低處,要為人下之人。
誰也不知道,在那段驗證神臨、遊歷天下的時光裡,他究竟經歷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人們只知道,彼時的他,是公認的神臨第一。一路行走,一路求道。但有所創,必有所傳。效仿先賢毋漢公,絕不吝嗇才智。
後來他創造太虛幻境,立意也是匯聚人道洪流,收集每一滴水的波瀾壯闊。
這世上具備卓絕才華的人,永遠是極少數。但平庸的大多數匯聚在一起,他們的智慧足以改天換地。
為什麼諸侯列國、各大宗派,都能夠點頭同意太虛幻境的構建?
因為他們都看得到太虛幻境的巨大潛力,看得到所有人的智慧聚集起來,能夠產生怎樣的偉力。
正如倉頡造字,使凡人亦可“述道”,才掀起人道洪流。
正如兵武創兵陣,聚眾以為一,才讓人族真正有了與妖族抗衡的力量。
遠古諸賢廣開民智,團結諸方,才贏得最後的勝利。
太虛幻境可以是新時代的苦海渡船,度厄神舟。
但也正因為太虛幻境如此重要,它就不能夠再被太虛派掌握。
唯名與器,不可假於人。堂皇天子,豈可授人以柄?這才是今天這麼多強者齊聚太虛山門的根本原因。
而且他們到訪的時機恰到好處,恰是太虛幻境急劇擴張,一應構建都已完善,而虛淵之尚未超脫的時候。
早一步,晚一步,都不夠好。
現在。
虛淵之和他的太虛派,都必須要迎接命運了。
這是六大霸國天子共同的意志,在國家體制大興的時代,這就是現世最恢弘的聲音,絕不存在違逆的可能。
在這個時候,虛淵之竟然很平靜。
也顯得很緘默。
緘默了片刻之後,他開口道:“那麼,你們是怎麼想的呢?”
他好像在說著與自己不相干的事,聲音裡的情緒正在剝離:“我是問——你們打算如何處置我太虛門人?”
姜夢熊一步一步地從高穹之上走下來,每一步都碾碎人們的心跳。就這樣直接走到虛淵之的面前,與其人相對而立,同樣立在這片四周為虛無的平地上。
他並不講什麼虛言,也不需要冠冕堂皇,那些對虛淵之毫無意義,對他自己也是。
所以他赤裸地道:“經此一事,太虛派已經無法再讓我們信任。我們一致決定,將太虛派與太虛幻境剝離。切因斷果,斬緣絕念。”
虛淵之靜靜地看著他,等待他的“然後”。
姜夢熊也就繼續道:“但這樣的結果,難免會讓你們心生怨恨。太虛幻境乃諸方勢力所共建,是我人族重器,人道洪流之必須。而你們太虛派又很瞭解太虛幻境,有為外賊所趁的可能。”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此殘酷……整個太虛派都要被抹掉!
虛淵之沉默片刻,道:“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