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聆風飛身下馬,面向魏王拱手:「下官拜見王爺,王爺請入寨。」
魏王沒有下馬,只微微抬手,讓莫聆風起身,等莫聆風再次上馬,率領士兵讓至兩側,護衛便簇擁著魏王向內而行。
其後便是莫千瀾的馬車。
侯賦中、李清與魏王對視一眼,無可奈何催馬上前。
踏上吊橋,於他們兩個而言,就是真正踏入莫千瀾的陰謀裡。
這一場陰謀,藉著冠冕堂皇的和談,悄無聲息啃咬已經千瘡百孔的王朝,帝王尚不知邊關鉅變,他們縱是有心救國,也無能為力。
也並非一點辦法沒有,如若侯、李二人忠心耿耿,大可連同州官散盡家財勤王,勤王不行,還可從容就義,魏王亦可慷慨赴死,令莫千瀾無人可用。
沒有魏王王印、州官官印,落在白紙黑字上,金虜又怎麼會如此輕易言和,莫千瀾的陰謀也無施展之處。
可無論是魏王還是州官,竟無一人想到要以死救護他們的國朝,想來實在滑稽。
黃義仁跟在侯賦中身後,是個滿面鬍鬚的橫班衙役,寅時便在侯府等候命令——數十個衙役飢寒交迫,又不熟悉,因此無心他顧,至今不知同伴已經換人。
他目光躲閃,只偶爾落在魏王身上,等待機會。
一行人浩浩蕩蕩進入堡寨,此時正是各軍演練之時,魏王還未下馬,就聽到一陣呼喝,眼前一片寒光閃過,清一色厚重長刀,竟如波光一般粼粼耀目。
在難以辨認的呼喊聲中,士兵身穿鐵甲,步履整齊踏動,發出「踏」的重響,鐵甲隨之而動,其聲相交,氣勢恢宏。
刀光如銀,與鴉項槍對陣,鴉項槍槍頭帶孑刺,刺進魏王目光中,彷彿要將他的魂魄一同勾出來。
指揮使面孔肅然,在晨光下一語不發,對魏王等人視而不見,見到莫聆風后,才收攏森然兵刃,對莫聆風行禮。
「參見莫將軍!」
排山倒海的叩拜之聲隨著他們前行的腳步此起彼伏,演練——叩拜——再演練,沒有任何雜亂。
弓箭手箭無虛發,弩手力上百石,步軍勇猛,騎兵精悍,絕非駐軍可比,哪怕戒備森嚴的禁軍在此,他們也毫不遜色。
就在魏王等人震撼不已之時,城樓上一位士兵,搖動一面「莫」字大旗,一聲長喝,氣貫長虹:「守!」
方才還在的鏖戰士兵立刻停住,各軍指揮使開始點都出列,都頭帶領士兵聚向西城門,井然有序擺開防守陣勢。
另有一隊百人佇列,由步兵、騎兵、弓弩手組成,列在最前方。
城門轟然開啟,百人隊伍在魏王等人不解的目光中出城,片刻後,昨夜在高平寨外駐守計程車兵如疾風驟雨,踏動積雪寒冰,回到寨中。
整個過程鴉雀無聲,魏王等人被此情形震懾,越發不敢輕舉妄動。
直到演練結束,軍中肅殺之氣慢慢散去,侯賦中才忍不住問道:「莫將軍,寨外已經佈防好了?」
莫聆風點頭,領著他們到中帳外,下馬拱手:「王爺,時辰尚早,請入中帳休息。」
不等魏王下馬,她便走到莫千瀾馬車前,撩起簾子,朝裡伸手。
殷北放下馬凳,莫千瀾扶著她的手下馬車,微微一笑,低聲道:「很好,哥哥與有榮焉。」
莫聆風翹起嘴角,眼睛裡有小小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