噺⑧壹中文網ωωω.χ⒏òм 哽噺繓赽捌㈠小説蛧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天分星宿,地列山川。
氣行於地,形麗於天。
因形察氣……
青囊經的口訣不算麻煩,沒有任何晦澀難懂的字眼,意思也是直接明瞭,可是十三現在偏偏得從這些直接明瞭的字眼中,挖掘出內裡的秘密。
已經明白得不能再明白的事情,如何能夠再將它進一步的剖析?
十三忽得想起不知何時看到的道家修仙典籍,裡面將人喻為爐,氣喻為藥,練功便是採藥入爐,而後練成丹。
煉丹需要火。
所以在藥歸入爐內後,要迅速起火,逼迫藥行周天,然後化藥為丹,如此成大道,才是真正的煉丹,而不是用鉛汞製成丸藥服用。
典籍中講得神乎其神,好似要修仙成道那般,但放在習武之人眼中,那只是一種吐納呼吸的法子……
煉藥……
爐……
火……
火勢的高低靠的是風,人體內的風來源於呼吸……
十三的呼吸也越來越粗,每一次呼氣時胸腔中也伴隨陣陣轟隆聲,整個人彷彿變成一座風箱,吸進撥出的氣不斷的將體內的“火”推得更高。
烈火燒盡之後,只剩下一片的灰土。
灰土慢慢凝結、沉澱,變成了金石。
金石堅固,難以侵壞,唯有水珠能凝結於表面。
水珠澆灌灰土,一片生機盎然的林地誕生
林地遭遇火襲,又化為了灰土,灰土再次凝結成金石……
十三似乎有些明白第四篇中的內容了,五行的生克之力存在於萬物之間,之前的三篇對內力的提升太過迅猛,把人體內的所有元氣全部點燃,在一瞬間爆發出來。
可是再大的火沒有能燃燒的東西,早晚也會熄滅,因此第四篇功法的目的是中和,把大火進行轉化,將單一的火變成生生不息的五行。
如此,才能夠更進一步,達到十重歸元的境界!
行至三百六十大周天,十三收功,體會著四肢五體中充沛的力量,感慨道:“原來……這才是十重武境歸元的真正面目。”
在十三的記憶中,極少有功法能將人體的潛能在短時間內全都發揮出來,邪教功法倒是有很多能做到,但大多都有極其強烈的副作用,所以那些練一練就能變得超強的秘籍才配得上一個“奇”字,成為武林眾人的爭奪物件。
除了奇功,大部分正道功法只能循循漸進,然而每個人的“天資”又有所不同,只有極少數“天資極高”的人才能將功法練至極限,進而窺視“歸元”之道。
以青囊經的理念來看,“天資”就是人體的元氣。
天生元氣充盈著者,自然比他人更快達到頂峰,而元氣不足者,要麼止步於某處,要麼只能靠外力,譬如丹藥來彌補了。
這一切……全都基礎心法的出現被打碎了。
只要有一點點天賦,全都可以輕而易舉達到六重武境,稍有天賦者輕而易舉抵達七重境,再加上一點努力,八重境猶如翻手,而天才加上努力,九重境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但是問題恰恰出在這裡,九重境再往上要怎麼辦?
十三所在的年代裡,這是個極少人會去思考的問題,但是現在,這恐怕是個公之於眾的問題,甚至已經有許多人有自己的解決辦法,成功抵達十重境。
這又是一個朝廷不想要看到的局面,越來越多的高手會讓江湖失去秩序,引來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