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封神戰,天庭實力得到了噴發般的增長。
然真以才而言,偌大天庭,能比得過楊戩的,實在不是太多。
自一開始,為救瑤姬出桃山,得自由。
楊家兄妹皆一心修行,縱有衛無忌插手的緣故,終究未曾體會家破人亡的心酸。
一番苦難磨礪,要說內心一點兒想法都沒有,也是有點兒想的太美好了。
再說若沒有一股子兇悍霸氣,也不是那麼容易救出瑤姬的。
幸而不管歷經何等兇險,終究結局是美好的。
經歷一番,又得歲月長久,楊戩成長,實可謂有目共睹。
受封神之命,灌江口安享自在。
治下風調雨順,自是實際驗證,也是功績。
玉帝安坐至尊主宰位,心念一動,三界盡在心中。
對於楊戩才能,一番所為,自然清楚。
若沒有塵世一遭的經歷,心性改變許多。
照著以往性情,即便明知楊戩有才,也不可能將司法天規的重任,放在楊戩身上。
如此所為,除了公心之外,也有幾分私念。
念及當初,對妹妹終究是傷害。
帝王至尊,便是明知錯,也不能出言。
然知過卻可改。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番心思,便源自楊戩出身。
並非單純的瑤姬之子,玉帝外甥。
受教於衛無忌,更是闡教三代首徒。
如此特殊,安置於天庭,彼此間的聯絡,自然多幾分親密。
以往對於外盟,玉帝至尊的心理是極為不屑的。
然經歷一番實際,卻是有必要所為。
現如今如此所念,倒也不是怨恨什麼。
反正以實際而言,若有一個得力外援,當初也不至於被逼入凡塵。
當初三位強者聯手,代表了釋道儒。
如今結盟外援,自不可從三家而出。
雖經歷一番,和往常大不相同。
登臨至尊位,一番心思,終究非常人所能思及。
其實也無所謂言之對錯,身在這樣的位置,必須如此念及。
當然,無論如何,不理因果是非,一番無情作為,終究是過錯。
“陛下,七女之事······”
幾分欲言又止,卻是一番試探。
女兒終究是女兒。
維護天條威嚴,狠心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