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在“自媒體”概念還未興起時,甚至網際網路還未傳入千家萬戶時,他們的確有很大影響力。
可隨著網際網路時代到來,特別是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各種自媒體接連冒頭,他們的影評已經失去了公信力,徹底淪為“恰飯”工具。
但《奧特曼》的影評,孟浪還真沒塞錢。
反正影評人這個群體也沒多少影響力,幹嘛要給他們塞錢?
有這錢不如去打個廣告!
雖然沒塞錢,但《奧特曼》還是炸出了無數好評。
翻看這些好評,無一例外都在說劇情深度,甚至還腦補出了各種導演都看不懂的深度解析。
大概這就是魯迅的煩惱吧。
雖然這些影評人影響力有限,但好評總是會給他帶來好處。
例如風評扭轉?
之前罵他“爛俗玩具商”,現在變成了“偶爾良心的玩具商”?
例如萌芽評分?
原本8分之下的《奧特曼》,愣是在影評人群體的帶動下,評分衝破9分,位列電視劇榜單第三名。
前兩名都是四大名著之一。
順帶,還讓他收穫了一眾“大齡”粉絲?
好吧,這都是扯淡。
雖然這些好處聽起來挺誘人的,但實際放到衍生品銷售資料中,完全是微不足道的一環。
畢竟孩子才是主力軍。
就跟某神作一樣,網友們各種吹各種捧,同人作品數不勝數,結果製片方還不是將其冷藏了。
找準定位很關鍵!
明明是青年向,結果劇情低齡打鬥幼稚?明明是少兒向,結果劇情晦澀不把主角當人?
這樣只會搞砸一部劇。
衍生品賣得好,作為製片方的鵬達影視才有資本去打造精品,鵬達大廈也能封頂竣工……
想到這,孟浪忍不住笑了起來。
正當他打算去花園橋工地視察一下大廈建設進展時,樓下保安滿頭大汗地跑進總裁辦。
“孟總!您車被偷了!”
孟浪瞪大眼,不可置信地問道:“被……被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