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照鄧若男這樣說,時間確實對不上,日本人潛伏下來的時間很長,這個年輕人是可以排除。
女人排除,年輕人排除。
剩下的就是年紀大一點的人,和愛抽菸的人。
這兩人之中,誰在刻意隱藏?
回憶自己聽到兩人發報時的點點滴滴,和第一次聽到的日本人發報,確實是不相同的。
想要比對速度,是沒有價值的,畢竟對方可能在偽裝,那麼你就需要對比其他的細節。
單單依靠耳朵聽,還能聽到什麼細節?
你能聽到的,就是對方隱瞞的,來這裡監聽,失去了一定的價值。
但每個人的特點,肯定是獨一無二的,想要徹底隱瞞,非常不容易。
可能只是現在的方春雷,還沒有發現罷了。
“不打攪你工作,我回去了。”鄧若男此行沒有收穫,她希望自己回去後,能在電訊大樓內有所發現。
“那你路上小心。”沒有起身相送,目送鄧若男離開。
她離開之後,方春雷將耳機帶上,繼續監聽。
這一次他主要監聽的,就是有嫌疑的兩人,另外兩人,根據他和鄧若男分別掌握到的情報,直接排除。
接下來幾天的監聽,彷彿沒有太大的變化,年紀大的人,速度確實會越來越慢。
抽菸的人,依然每天抽菸,一根接著一根。
細節?
發報時長與發報速度對比?
一共抽了多少根菸?
這些細節,能有什麼用?
對現在的任務,根本就起不到幫助。
突然,帶著耳機的方春雷,神情嚴肅起來。
一瞬間,轉瞬即逝,好像出現了似曾相識的感覺。
但是非常的短暫,僅僅只有半個字。
一個字需要四個數字來表達,每個數字,需要敲擊電鍵來轉達。
也就是說,剛才有兩個數字的發報方式,讓方春雷覺得熟悉。
可兩個數字之後,立馬就沒了感覺,難道是聽錯了?
但現在耳中的發報依然不正常,因為這個人發報的手法,並不是之前他聽到的四個報務員,第五個人嗎?
這是誰?
什麼人可以用電訊大樓的電臺,而且現在是上班時間,電訊大樓的電臺正在工作呢。
順便將監聽到的電報破譯,因為電訊大樓都是明碼,連破譯都算不上。
發現就是一則普通電文,一封家書,看來電臺是在正常工作,卻換了新的報務員。
看了一眼表,將時間記下,這需要和鄧若男來確認一下。
之後大概十來分鐘,發報人換了,是熟悉的人,那個女人,之前發報的人,消失了。
晚些時候,將時間告訴藍田的同志,讓他進城聯絡鄧若男,詢問這個時間點,誰在發報。
同志第二天進城,聯絡上鄧若男,詢問此事。
鄧若男看了看時間,回憶了一下,昨天這個時間值班的人,是那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