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太守府內燈火未息。
何易連夜與公良雎、廖錢中二人商議著接下來的行動,畢竟兵事之事,牽一而動全身,必須要慎之又慎,確保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會出現問題,否則一步錯,步步錯。
“主公,那十萬兩黃金的條件,趙家必然不會答應。趙寒有錯在先,他們不佔理字,所以明面上不敢如何。只是暗中,或許會有什麼動作。”廖錢中說道。
“有動作又如何?若敢擅自闖入太守府,那便是無理,來幾個抓幾個!”公良雎倒是沒把這個放在心上。
趙家自然是有所忌憚的,這忌憚不是來自於太守府,而是斛陽城外的勢力,比如練氣宗。
練氣宗雖然可以庇護趙家,但那也是建立在趙家安份、聽話的情況之上。若是主動四處惹事,練氣宗百分之百會在第一時間,捨棄這條走狗。
何易點點頭,沒有說話,仍在分析著趙家接下來有可能會做出的一些對策。
他之所以將趙寒已死的訊息匿而不發,又提出十萬兩黃金這樣一個根本無法實現的條件,最終目的就是要讓趙家變成兩個陣營。
一主靜觀其變,一主暗中救人。
如此,若能提前吃下選擇暗中救人的那一批趙家修士,那麼趙家的整體實力必然驟減。
此為分化削弱之計。
“三名。斛陽城內,無法動用大量的軍隊,只以我們這些人的實力,最多隻能同時應付三名趙家修士。明日且先靜觀其變,一旦發現潛入府內的趙家修士超過這個數量,就按兵不動,另想辦法吧!”何易思慮了許久,方才做出這個結論。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切過程到底會如何進行,還要看明日究竟有沒有趙家的人膽敢夜闖太守府了。
他們唯一動手的機會,只有在明日晚上。
屆時,若是趙家的人沒有來,或者來的都只是一些不入流的雜魚,那便是食之無味,對趙家的整體實力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若是來的人數過多,或者實力過強,自己這邊一口吃不下去,更會打草驚蛇......
打草驚蛇啊!他現在最怕的就是打草驚蛇。
這蛇指的並不是趙家,而是練氣宗。
今日,僅是來了一名練氣宗的修士,僅僅一名,就已經讓何易使出了渾身解數來對付。
自己、紅袖、杜刀、公良雎、賈紹,再加上整整兩萬全副武裝的斛陽軍,都沒能將那黑袍修士留下。
這其中的實力差距,實在太過巨大了......
這讓何易不得不去尋找其他的方法,來對付日後必定會遇上的練氣宗。
沉默片刻,廖錢中提議道:“主公,明日入夜之前,可先於東、北兩側各藏一百名弓弩手,配破魔利器,尋機偷襲。然後在令杜刀提前將府邸內的泥路化作黃沙,以免趙家的土行修士用遁地之法提前潛入府內。”
何易閉目思索,還沒來得及說話,便聽一旁的公良雎道:“不可。少將軍,明日一戰,我們絕對不能於城內動手,否則非但會殃及無辜,城內的其他修真者也會聞訊而來。倘若站在趙家一方,形勢立刻會被扭轉。”
今日白天的戰鬥,廖錢中因為要給周淳尋找大夫療傷,就沒有參與進去。
他只是從杜刀口中得知了一些簡單的戰鬥過程,並不知道真正的修真者的厲害之處。
仙人術法,威力極強,尤其是那趙家修煉的還是土行仙法,一旦施展開來,大地崩裂,滿目蒼夷,到時候莫說是太守府,便是周圍的民居房舍,也會被仙法以摧枯拉朽之勢破壞,到時候,勢必也會有大量的無辜百姓死於仙法之下。
這樣的後果,何易承受不起。
再者說,現在的城內還有許許多多的外地修真者,倘若他們不嫌事大,轉往這渾水裡趟,那可就更加不好收場了......
“這個非常必要。雲義,明日讓人放出訊息,就說趙寒被押送去了臨縣外的石峰古牢......務必將趙家的視線轉移過去。”何易眉頭緊鎖,細細想著主意。
確實,戰鬥的地點肯定是不能放在城內的,只能提前放出訊息,將對方吸引至更遠的地方。
至於臨縣,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一來,兩地之間的距離不近不遠,恰到好處。
二來,臨縣那地方......
“主公,依我看,還是提前遣太守府附近的百姓,將地點放在內府比較好。”廖錢中猶豫片刻,道:“若是將決戰之地定在臨縣外的石峰古牢,必要提前押送趙寒前往,倘若趙家的人選擇中道截車,豈不是要功虧一簣嗎?僅憑些許士兵,怕是抵擋不住趙家截車的行動。所以,還是在太守府內安全一些。如若不敵,還可以讓裴都尉遣兩萬斛陽軍來援,對外便說是趙家意圖行刺主公,此牽扯到政事,料想那些外城的修士也不敢參與進來。”
因為不清楚明天到底會來多少趙家修士,廖錢中的意見偏向於保守。
在城內行動,有兩萬斛陽軍隊在側,進可攻退可守,若將戰場引向城外,一來無所依仗,二來勢單力薄,倘若趙家來人眾多,他們所有人都難逃一死。
公良雎與廖錢中所說,都極有道理,也各有優劣,何易一時間也犯了難處。
倒不是說他好謀無斷,舉棋不定,而是這其中確實難奪。
一方牽扯自身生死,一方牽扯百姓安危,到底如何取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