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全確實要批評,接到報告,他就主動跟司令員、政委承認了錯誤。
這次確實是他想當然了,沒有從大局角度思考問題。
光想著多殺小鬼子,忽視了八路軍各部隊之間協同的重要性。
司令員擺擺手,讓他安心打仗,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這是支隊指揮部做出的決定。
開始的時候,劉福全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現在看來,司令員、政委明顯看得更遠。
集體做的決定,而且是根據戰場情況進行的調整,正常。
先遣支隊雖然聽從386指揮,但在細節上面有獨立作戰權力。
師部給的命令是阻擊16師團,所以怎麼打,還是支隊做決定。
司令員、政委都同意了,也做了周密部署,這中間沒有任何問題。
回去意義不大,已經聯絡了,郭主任和陳參謀長都認為可以完成任務。
再說,漳河大隊、遼縣獨立營,本來也是預備隊。
既然已經計劃好了,那就不要輕易打亂計劃。
而且,小鬼子外表兇狠,實際上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確實,小鬼子撐不住了,八路軍的穿插太厲害了。
小鬼子一個聯隊被割裂成了幾大塊,相互連線不上。
再就是援軍,東邊、南邊都被堵住了。
各團對包圍圈的小鬼子展開了猛烈的進攻,小鬼子只能不斷求援。
小鬼子117聯隊大部分被殲,殘部在飛機的掩護下,衝出了包圍圈。
剩下的小鬼子不到500人,在105聯隊的接應下,向南奔逃,
那個苦逼的旅團長苦米少將,非常幸運,踩中了地雷,下半身都沒有了,竟然沒死。
小鬼子16師團1000多人擔心被圍,也灰溜溜向東撤退。
前一天晚上,小鬼子16師團被打慘了。
騎兵連、偵察連出動了270多名騎兵,晚上悄悄隱蔽到了小鬼子營地周邊。
半夜,騎兵突然發動了進攻,用的就是古戰法。
先是幾十個戰士用弓箭把萬花筒射進了小鬼子軍營,連續爆炸,還引起了大火。
再然後,騎兵突然衝到了小鬼子營地周邊,把手榴彈扔進了小鬼子營地。
沒有一開始就往邊上衝,就是擔心小鬼子機槍,大炮。
先射萬花筒,就是要引起小鬼子混亂,同時摧毀外圍工事。
等小鬼子混亂的時候,再殺進了扔手榴彈。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讓先遣支隊沒有火炮,只能這樣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