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一百零八、寒風不渡大雪山

尼國四年7月,巴國國都雅城。**巴國這個遠在翡國東面的國家,從來都是尼國人口中“天邊”的存在,諸如“你去巴國啦?倆月都不見人影”之類的俚語不知凡幾。但現在,我和尼國、哥方一眾將領率領數千騎兵,正踏在巴國堅實而富饒的土地上,而巴國國王巴特爾正率領全部巴國高官正在急匆匆趕來。他們身後的背景板上,廢墟中飄蕩的狼煙隨處可見,模糊了大半個天空……**時光回溯到一個月前,在南方部族充當“大忽悠”的我和首寶柱他們接到嚴青眼軍事急報——夫方人被冰雪所逼,悍然舉族南下,巴國面臨生死存亡,請國王示下,如何應對。**面對遠在天邊的國度和尼國飽受食物短缺困擾的現狀,首寶柱、員柯明等人不出意料地集體反對出兵——開玩笑,出兵救翡國,賠了一堆貨物,還收編了5萬張嘴,這買賣怎麼看怎麼划不來!此前打仗造成的窟窿還能用南洲的新產出和南方部族的食物存貨來勉強彌補,這要是再開兵打仗,給軍隊和哥方盟友賞賜不說,這要再帶回來一堆難民,整個冬天尼國全體國民都得西北風伺候。**佘遠、元乙等參謀軍官也十分猶豫。佘遠提出,此前拯救翡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離著尼國更近,曼方軍和叛軍一旦得勢,有可能對尼國東部邊境產生威脅,因此為消弭潛在的威脅,提前將這兩股勢力扼殺在萌芽中是值得的,付出些許代價也能夠承受,但是這次……尼國見過夫方騎兵的人都沒幾個,估計翡國見過的能多一點。**火中取栗,沒有收益……**在原始王國的官員看來,一切都很清晰,以他們目前的經驗和視角,得出這樣的結論再正常不過,甚至可以說是這個時代人見識、眼界的最高水準。**但,如果,放眼於謀萬世呢?**這話我沒對他們講,因為這又涉及展示“神蹟”。隨著國王再一次乾綱獨斷,尼國高層終於罕見地“大譁”——因為國王的最新命令是,徵發3000名尼國騎兵,以及5000名哥方騎兵,向東渡海!**我估計他們也就是不敢把“國王是不是瘋了”這種話掛在嘴上,反正首寶柱、員柯明他們近幾天反覆小心翼翼——真的是小心翼翼,態度一點都不激烈,看得出這個命令嚴重刺激到了這倆傢伙,甚至……在腦海中反覆盤點庫房存貨後,“亡國”這個詞語第一次在員柯明腦海中湧現。**竭澤而漁,焚林而獵,現在這個時代還沒這倆詞,但我相信,首寶柱他們腦子裡一定是類似的想法。也罷,跟他們展示一下神蹟也無妨,省得看見他們幾個丞相府的官員眼淚汪汪的又來勸諫,搞得我於心不忍。**跟他們說完原因後,首、元等人雖停止勸諫,但臉上的憂懼之色始終黯然。**“國王您到底跟他倆說了啥?”此時此刻,站在我身邊一同觀賞尼安德特先祖口中的聖河(多瑙河)美景的嚴青眼十分好奇。來巴國的一路,嚴太尉平生第一次手握近萬“雄兵”,著實體會了一把睥睨天下的感覺。不過,隨著丞相府籌措的一點可憐兮兮的食物給養漸漸耗盡,而巴國送來的吃的又遠遠不敷使用時,統帥大軍的自豪感瞬間變成了愁眉不展,大戰過後,尼軍損失不大,但兔崽子們得勝後狼吞虎嚥的樣子,比在戰場上面對夫方騎兵衝鋒時更令人心驚肉跳。望著言庫(嚴庫)每天拿過來的食物剩餘報告,嚴青眼算是徹底明白了他的好友首寶柱為什麼如此反對東征。此刻,心事重重的嚴青眼回想起首寶柱、員柯明憂心忡忡的臉色,不禁對我出兵的想法好奇起來——敵人完全不堪一擊,掌握了哥方新任相國白歸雁發明的斜線戰術,擁有銅矛和藤甲,甚至第一排戰馬都披上藤甲護胸的尼軍騎兵,面對夫方人完全是降維打擊。**“我告訴他們東邊有吃的。”我輕聲回答道。**“哦……嗯?”彷彿是“吃的”倆字喚醒了大腦中的某個活躍的區域,心不在焉的嚴青眼忽然轉身,憂慮瞬間轉成了興奮:“吃的?在哪裡?!”**“南邊啊!”我笑著說。**“嗨!”嚴青眼氣勢一沮:“白興奮了,您說南洲啊?那邊吃的是不少,但人手不夠,老林他們拼了命也供養不了全國啊!”**“不找林秉要。”我說:“咱們自己就能搞定!”**“咦,那就不是去南洲,對吧?”嚴青眼問。**“哈哈,其實也是南洲,跟南洲是一片陸地。當然,嚴格來說,咱們尼國跟南洲其實也是一片陸地,只不過不是一個大洲。”**“啥叫大洲?”嚴青眼茫然。**“嗨,說岔了……不說這個,而且不光南邊,東邊同樣有一片肥沃、富饒不輸於南洲的大陸,而且離著更近。”**此時此刻,嚴青眼目光迷離,彷彿會說話的眼睛深深地望向南方和東方——他不知道的是,自今日起,越來越多的尼國人、翡國人、巴國人及遊牧民族人,在尼國國王的感召下,將目光投向南方、東方——這兩個方向煙波浩渺,彷彿充斥著無數兇險,又似乎孕育著勃勃生機,彷彿代表著某種未來……**同巴國的盟約很快簽定,遭受夫方人焚劫的巴國領土,不出意外地無力承擔軍費,只得將大量流民人口移交尼國大軍帶走。而遭受慘重損失的夫方人,在冬雪的逼迫下,也不得不接受尼國的合約,全族解除武裝,越國聖山暫避風雪於翡國以北,黎城—聖山—聖河一線以北的土地上已經空無一人。**同時,先前派出的南面探險隊已經率先回來了,並證實了國王口中的訊息——**大河!**極其雄壯、寬闊的大河!**探險隊裡懂得農業的人紛紛興奮地說道,就這條河兩岸的土地,若全部開墾成農田,能養活10個尼國還有富裕!**此時此刻,這條世界第一大河尚未開發,但寬廣的河床、豐富的水量依然造就了河兩岸極其肥沃的草場及豐富的動物資源,我下令全軍登船渡海——這次我又蒐羅了尼國全部的船隻東征,國內一時間又陷入無船可用的境地,紛紛改為損耗較大的陸路運輸,大司工首建已徵調民夫日夜趕工造船彌補缺口。**剛剛得勝的尼國—哥方大軍,渡海後迅速由軍隊變為捕獵隊,向著安逸了數百萬年的大河兩岸的動物們舉起了長矛。一時間,血肉翻飛,肉湯滾滾,吃得走不動道的捕獵隊成員紛紛思念起尼國本土庫存見底、逐漸捱餓的親人們,並慶幸自己隨著大軍出征,將口糧省了下來供弟弟妹妹吃,能夠熬上更久。**“我明白了,這邊是國王陛下您這次一反常態,儘可能多徵兵來東邊的原因!”元乙道,這個傢伙現在越來越不把我當親大哥了,一口一個國王陛下叫的極其習慣,彷彿有一個小閣老天天在他耳邊喊著“工作的時候稱職務!”搞得元丙這個直腸子也跟他學壞了,“國王”“王后”叫得一個歡實。**罷了,隨他們去吧。**此次哥方同樣派出5000騎兵跟隨,國內食物短缺壓力為之一鬆,而曼方單于一面對哥方罵罵咧咧,一面勵志要在尼國面前好好表現,早日超越諂媚的哥方蠻子,取得尼國國王和大臣信任,下次跟著出去喝酒吃肉。**當東面的探險隊歷盡千辛萬苦找到我們後,我正在下令將5萬巴國難民盡數運往新的居住地,同時捕獵隊大肆囤積食物,作為難民第一階段建設的消耗,新的諸侯國“齊國”也同時建立。等木屋、帳篷紛紛建立起來,並開展簡單的“掃盲”後,移民們便可以在廣大的土地上自行放牧、狩獵,養活自己。而我手中的數千大軍,則將掉頭向東,走陸路抵達東面探險隊發現的新半島上狩獵發展,同時派遣船隊回國,將秦國、山國、胡國、陽國的人口全部搬遷至新大陸,與齊國一起平分人口後沿著大河(尼羅河)兩岸向南發展,以農業種植和畜牧業為主要發展方向。而尼國本土由於秦國等四國搬遷,空出大量土地、牧場,極大地延緩了食物匱乏的窘境,丞相府也著實鬆了口氣。首寶柱這個傢伙經此一嚇,往後餘生變成了一個類似“屯糧食老太太”之類的傢伙,酒也不喝了,天天掰著指頭計算全國的糧食、肉類產量和人口數,不知不覺開發出來一門最早的《首式經濟學》。**四個月後,當尼國四年的冬天開始降臨之時,冰期造成的霜凍寒冰已經沿著風暴島—黎城—聖山—聖河一線以北全面蔓延開來,冰封的大地上,一切生靈都埋葬在冰蓋下。而在尼國上下一心、共渡難關的堅持下,冰線以北幾乎成為了無人區,所有的人都被儘可能遷移至大雪山以南,在相對溫暖的地區度過真正的冰河世紀的第二個冬季。而安頓下來的秦、齊、山、胡、陽等國,在新的土地上已經完成了初步的建造和安置,開始按照尼國既有的經驗過冬——一個遠比他們經歷過的冬季溫暖得多的暖冬。冬日可愛,此言不虛,在新國度的第一個冬天,一些火力壯、不怕冷的年輕人甚至敢於白天出門,在雪地裡打雪仗,歡聲笑語取代了歷年冬天的了無生趣,使移民們在背井離鄉、辛苦拓殖的同時,在飽暖和富足的生活中獲得些許安慰。**食物匱乏暫時解決,冰期來臨的拯救工作業已完成,尼國拓展了地盤,翡國、巴國得到了拯救,遊牧民族的人們也得到了新的歸宿,尤其是哥方、曼方和夫方人作為南方國家眼中的“北虜”,此前一向惡名遠播,但在風雪的威脅下,尼國一視同仁,夷狄同待,沒有放任任何一個族群、一個部落的人自生自滅。尼國四年冬日降臨之際,在國王和一眾高官的不眠不休中,在國家日趨完善的制度保護下,在軍隊捨生忘死的拼殺中,尼國彷彿北境長城一般,將有形的、無形的凜冽罡風全部擋在國境和全體國民之外,將盡可能多的人攬入胸懷,將更多的溫飽、富足、知識帶給國民和盟國人。在這個依舊原始、蠻荒的時代,古老的王國蓬勃生長,面對著地球母親最暴虐的一面——冰期,伸出了抵抗之矛。**而溫暖富庶的新生存空間的發現,也徹底點燃了依舊留在尼國本土的各侯國的熱情,並催生出連國王都始料未及的驚人效果!**第十二章《戎狄志態與華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