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8章 終章

鎮國公成了鎮北王,這件事在整個景朝都引起了轟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被人熱議著。

有身居京城位高權重的明眼人,自然能夠看得出來,景文帝之所以下了這樣一道旨意,也只是因為騎虎難下,但在普通百姓看來,這卻無疑是景文帝對姜珩這些年來立下的功勞的肯定。

鎮國公立功無數,就算被封了王,那也是能當得起的!

正因如此,在普通百姓眼裡,景文帝和姜珩,這對君臣一個是忠臣良將,一個是慧眼識才的明君,互相之間相處得再是融洽不過了。

鎮國公,不,如今是鎮北王了,本就鎮守在邊關二十餘年,如今邊城成了鎮北王的封地,這自然又再給鎮北王增加了一個絕不會讓外敵踏進景朝國土一步的理由。

景朝的百姓,因著如此,竟是又平添了許多的信心,哪怕北蠻還未被擊退,卻都覺得這也只不過是時間的事。

一時之間,民間對於景朝將會迎來勝利一事,竟是有著空前的肯定。

從這一方面來說,這也是好事。

只不過……

那些當事人,他們心中到底是怎樣想的,那就只有他們自己才知曉了。

而就如百姓們所希望看到的那般,鎮北王姜珩也確實勢如破竹的奇襲了北蠻大軍的大後方,將北蠻人的糧草一把火燒了個精光,直接斷了北蠻人的補給,也斷了他們的後路。

再之後,姜珩帶著將士們不僅抵擋住了北蠻人破釜沉舟之下的進攻,還將北蠻人打得七零八落,潰敗而逃。

至此,北蠻再不能成為景朝的禍患。

而這,也只不過是衛芙抵達邊關之後幾個月之內的事。

雖然鎮北王姜珩平定了北蠻之患,但許多明眼人卻都知道,鎮北王府接下來的日子,只怕是不怎麼好過了。

邊城被景文帝劃給了姜珩作為封地,但除了拿到這麼一塊封地之外,姜珩卻是需要自己提供邊關大軍的軍餉。

不得不說,景文帝縱是不得已之下做了封姜珩為王的決定,但其中的算計,卻也是再明白不過的。

邊關並不富庶,姜珩這個鎮北王能收到的稅賦自然也極其有限,僅憑著稅賦,甚至連邊關大軍的軍餉都有所不足,想要讓邊關駐守的大軍不餓肚子,只這件事怕就讓姜珩得愁白了頭了。

就算姜珩想盡了辦法湊足了軍餉,可想而知,他手裡也絕對剩不下什麼銀子。

如此一來,景文帝當然也就不用擔心姜珩會有不臣之心了。

想要謀反,那也是需要有大筆銀子支撐的。

捨出去一個邊城,卻讓景朝多了一道抵禦外敵的屏障,只要這道屏障在,景朝就幾乎不用再擔心會有外敵入侵,這樣一算,倒也不虧。

景文帝覺得,姜珩縱然在戰場上戰無不勝,但想要籌到足夠發餉銀的銀子,只這一件事就一定讓他愁得沒辦法去想別的事。

不僅景文帝這樣以為,那些將景文帝的心思看得清楚明白的朝中重臣們,也都是一樣的想法。

但是……

事實很快就讓他們意外了。

誰也沒想到,姜珩壓根兒就沒有管這一攤子事,而是直接將與銀子有關的事,都推到了鎮北王妃那裡去。

在姜珩帶著從戰場上退下來的將士們重新開墾荒田的時候,衛芙的動作同樣不少。

邊關駐紮著十萬大軍,這麼多的將士都用來開墾荒田,效率那自然是不用說的,而開墾出來的這麼多荒田,除了邊關將士會種一小部分,剩下的大部分,卻是分給了籍貫是邊城的百姓。

對於邊城百姓來說,這無異於是天上掉餡兒餅的事了。

從前的邊關常年處於戰亂之中,許多百姓生活在這裡都提心吊膽的,有些膽小又有後路的,早早的就離開了邊城,所以城中常年定居的百姓是極少的。

而這些百姓,之所以不離開,不是因為故土難離,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地方可以去,而每天都是生活在這樣的提心吊膽之中,這些百姓就算有田地,也不可能侍弄得有多認真。

畢竟,擔心自己沒命都來不及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