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叔寶想過了,哈士奇拉草橇這專案是可行的。
他的地盤上草叢很茂盛,雜草在雨水和生命泉的雙重澆灌下長得茂盛又密集。草葉光滑,雖然比不上雪地卻也能滑動的了木橇車,這就是原理。
草橇跟雪橇名字有區別實際上差不多,就是兩塊板平行放置,板子前面彎曲翹起來減小阻力,再往板子上固定一個木質車斗即可。
這玩意兒對熱帶的人來說很新奇,對家在長白山腳下的老楊來說卻是玩膩歪的小東西。
他小時候全球氣溫沒有變暖,長白山那嘎達尤其冷,不等入冬就開始下雪,等到入冬往往已經冰天雪地,家家戶戶都會自制雪橇來運糧運菜,也會自制雪橇來給娃娃們當玩具。
老楊還不會寫字的時候就會做小雪橇了,那時候他們小夥伴上幼兒園都會拖上自己的小雪橇,然後到了學校就玩狗拉雪橇比賽的遊戲。
當然幼兒園裡沒有狗,於是他們就互相當狗……
做雪橇車的關鍵是底盤那兩條滑板,它們用來承受所有重量並負責與地面接觸,所以必須得結實才行。
聽說他需要結實的木板,麥森從倉庫裡搬出來兩條桌子。
楊叔寶打眼一看說道:“這兩個桌面好好的你幹嘛要拆了它們?”
麥森憂傷的說道:“看桌腿。”
兩張桌子一共有四條完整的腿,殘缺的桌腿上全是狗牙的痕跡。
這桌面是實木製成,楊叔寶試了試它們倒是夠結實,可是卻也很沉重,滑板不光要結實還要輕便,得儘量減小狗子們的負重。
麥森找不到又輕又結實的木板,他聳聳肩說道:“反正這玩意兒是用來給哈士奇們消耗精力用的,所以它們沉重點不是更好嗎?”
楊叔寶咂咂嘴道:“這樣不人道,不過沒有別的辦法了,那我就用這木板好了。”
桌面一切成兩半,再刷上一層油漆來增滑,這樣滑板就出來了。
滑板前端需要向上柔順的翹起用來衝開草叢,如果是竹子可以炙烤後將之拉起,木頭不行,木頭用火炙烤容易變成木炭。
還好快餐廳有塑膠板,楊叔寶裁剪了大小合適的塑膠板用火加熱變軟後彎曲起來,然後將它和滑板鑲嵌在一起,底座徹底成型。
接下來是在滑板上裝訂支柱,這原料簡單,將桌子腿砍成二十公分長的一段段木樁即可。木樁釘到滑板上最後再做一個小車斗座到木樁上,就此草橇車完美出爐。
楊叔寶推動草橇在草地上試了試,摩擦力有點大,但確實能用,考慮到他地盤上的野草密度更大長得更厚實,那摩擦力應該會更小,草橇車跑起來會更順暢。
他把這個草橇車給了麥森,麥森很感動:“兄弟你再給我做一個行了,這是你的處女作,它應該屬於你。”
楊叔寶才不要這個,這是試手作,車子存在不少問題,他要在下一個上進行改良,製作一個更好的草橇車。
麥森拿到草橇車後興高采烈的把自家的哈士奇給拖了出來,哈士奇天生擁有拉車的基因,它儘管以前沒有見過雪橇,可是現在被拖到草橇車前後卻無師自通的猜到了車子的用處,便在車前興奮的蹦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