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彎拐的,楊叔寶差點被帶到溝裡去。
長頸羚多好吃他不知道,反正歐洲人來到非洲後差點把它們給吃的滅絕。
非洲人也知道長頸羚好吃,可是長頸羚特別機警、跑的又快,非洲的土著部落只能偶得幾隻,他們沒有戰馬追不上長頸羚,而其手中的長矛短箭對長頸羚族群沒有威脅。
歐洲人不一樣,他們是帶著獵槍、戰馬和獵犬來的。
一直到2015年,在長頸羚沒有登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之前,非洲高檔餐廳都有長頸羚肉做鎮店菜。
又有女學生舉手站起來:“也就是說,我們保護生態不是像口號裡宣傳的那樣是為了地球,而根本是為了保護我們人類?”
楊叔寶點頭:“這是很明顯的事,地球根本不在乎我們怎麼鬧騰,即使人類所有的核彈爆炸,那對它也毫無威脅,它有的是時間來恢復。但人類不一樣,一旦生態圈崩潰,那人類即使沒在災變中直接陪葬,也熬不到生態圈重新恢復正常。”
一名男學生舉手說道:“楊先生,我認為您在誇大其詞,即使人類不去破壞環境,物種依然在不斷滅絕,我是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我們很清楚地球正在迎來新的地殼活躍期和氣候變動期。”
楊叔寶點頭道:“你說的沒錯,年輕人,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不是不去破壞環境,而是需要保護環境,先汙染後治理,我們是時候該治理我們的環境了。”
“物種在不斷滅絕,你覺得這對生態圈是沒有影響嗎?不,”他又接著舉了個例子:“大顱欖樹你們知道吧?”
“知道。”一些學生點頭,但更多的學生搖頭。
楊叔寶說道:“大顱欖樹是非洲大陸上很寶貴的一種樹木,它能長到一百英尺之高,能有十幾英尺的樹圍。”
“這種樹木質上佳,紋路細膩,無論觀賞價值還是經濟價值都極為巨大,它們曾經是非洲大陸上最好的獨木舟原材料,我們部落還有一艘大顱欖樹獨木舟,它已經有上百年曆史了。”前排的一個黑人學生補充道。
楊叔寶微笑點頭:“是的,可是你們如果瞭解一下就知道,它快要滅絕了。實際上人類一直很注意保護它,但無法保護,因為它們的繁殖需要渡渡鳥的協助,可渡渡鳥已經滅絕了。”
“為什麼?”好些人問道。
楊叔寶說道:“大顱欖樹的種子外殼非常堅硬,它們自己無法頂開這外殼生長,於是需要渡渡鳥採食。渡渡鳥吃掉大顱欖樹的種子後會消化掉種子外殼,這時候它們再被排出到土地中,才能生長起來。”
“那沒有辦法挽救它們嗎?比如用其他禽類來代替渡渡鳥的角色,或者透過物理化學反應來打磨種子殼?”作為主持人的羅琳問道。
楊叔寶點頭道:“據我所知現在植物學家找吐綬雞來承擔這份工作,卻不是很合適,大顱欖樹總之已經很危險了。”
頓了頓他接著說道:“這是個明顯的例子,生物之間不是獨立的,大家都屬於一個生態圈,每一種滅絕都會讓生態圈變得更脆弱,只是有些我們暫時感知不到。最可怕的是,生態圈的破壞還處於量變階段,我們並不清楚量變是否會引發質變,一旦引發……”
他把雙手攤開,後面的話不用多說。
看到他攤手,一隻金獅面狨還以為給吃的,它從妮可懷裡鑽出來連滾帶爬衝他跑去,三兩下爬到他身上探著頭看。
發現他手裡什麼都沒有,金獅面狨嘆了口氣,又甩了甩手跳了下來,落地翻了個跟頭伶俐的爬起來,像模像樣往臺下跑。
臺階上的學生們被這一幕給吸引住了,有女生帶著零食,立馬反應過來拿出來給它看:“嗨,小狨猴,看我這裡!”
金獅面狨看到零食後很開心的跑了過去。
觀眾席上驚歎聲四起:“我天,這猴子太機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