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的推測是對的。
一個園丁告訴了他們答案:“這幾天不知道從哪裡來了一群土豚,它們把花園底下打了個地下城,必須得趕緊將它們抓出來,否則花園就要坍塌了。”
聽到這話,楊叔寶眼睛一亮。
土豚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動物,長得跟豬一樣,特別擅長在地下挖洞,所以得到了土豚這麼個名字。
它們主要棲息在丘陵和半草原地區,農戈馬恰恰就是半草原的丘陵地區,而大皇宮所在區域更是多有丘陵起伏,在這裡碰到土豚真不是什麼稀罕事。
當地人發現土豚的處理方法就是抓出來吃掉,它們個頭比較大,輕易能達到一米多長、體重五六十公斤,滿身腱子肉,肉質口感和營養跟豬肉類似,頗受歡迎。
園丁們想要捕捉土豚便是為了吃肉,什麼擔心它們打洞導致花園坍塌,這是胡扯。
土豚擅長打洞不錯,可它們打出的洞穴質量很好,牢固可靠,甚至在非洲的半草原地區,土豚的窩就是一道獨特的風景,能在裡面找到所有的穴居動物,比如蜥蜴、蟒蛇、蜜獾、疣豬、鬣狗甚至獅子。
如果它們的洞穴真這麼不牢靠,這些動物豈會鳩佔鵲巢?
楊叔寶看到有人準備用溼木柴生煙驅趕出土豚,他急忙對柯克拉說道:“能不能讓我來捕捉這窩土豚?我對它們很感興趣。”
他是真想把土豚給弄到手,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地精。
當初開展滅鼠行動的時候,地精們很不樂意,他們想將草原野鼠發展為伴生獸。
那會楊叔寶哄他們說以後找土豚來做伴生獸,這事他一直記著呢,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了土豚,這算是緣分了。
柯克拉很痛快的答應,這個豪爽的祖魯商人還有點不好意思:“我本想給你弄一隻豹子做禮物,結果卻要你來幫我們驅趕土豚,這有點失禮呀。”
楊叔寶笑道:“您太客氣了,柯克拉大哥,來,讓他們收起溼木柴,我來尋找這些動物。”
一名園丁好奇的問道:“尊敬的客人,你不用煙霧把它們燻出來嗎?”
“對,必須將它們燻出來,否則它們不會主動出來的。”
“等到黃昏或許可以,它們喜歡在黃昏和清晨外出覓食。”
楊叔寶笑道:“不必,我是一名獸語者,我可以將它們呼喚出來。”
獸語者是非洲部落中的傳奇,指的是可以跟野獸溝通的人,一般指的是巫師。
老楊不知道非洲大陸上是不是真存在能跟野獸溝通的巫師,反正他現在是個奧術師,確實能呼喚野獸。
土豚洞穴被擴大過了,楊叔寶蹲下開啟手電往裡看,一眼望不到頭。
很長的洞穴。
這很正常,土豚是超級打洞專家,比穿山甲還厲害,幸虧古代中國沒有這野獸,否則中醫上治療便秘、梗阻的藥材就要又多上一份了。
土豚的洞穴一般是五米起步、十米往上,要是一片地域內有一群土豚,那它們的巢穴彼此相連能綿延十幾甚至幾十公里,真跟一片地下城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