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南非山兔族群還不能住在一起,別看它們是弱雞,可也有領地意識,公兔子待在一起會爭鬥,所以還得將它們分離開來。
最大一個山兔群有七隻兔子,公兔子帶著六隻母兔子,楊叔寶將它們送進了大象草叢地帶。
大象草叢中有帝王蠍和蛇,但這裡的蛇是毒蛇,山兔個頭對它們來說太大了,沒有捕食必要性,所以只要山兔不招惹它們那不會受到攻擊。
楊叔寶不擔心山兔會招惹毒蛇,它們是苟中能手,生活處處小心,絕不會在不經意間碰到毒蛇,這樣也就不會招惹攻擊。
還有一個山兔族群被他放到了大象草叢內環的生命樹周圍,生命樹四周也有大量野草茂盛生長,這裡最安全,用來養山兔最合適。
另外三個山兔族群分別被他送到果樹林地帶,生活在果林裡的都是食草動物,對山兔族群沒有威脅可言,這也算是個不錯的棲息地了。
放養每個山兔族群前他都給餵了生命之泉,將它們的生命狀態做了個調節。
安排下山兔族群,楊叔寶帶梅林站長去認識劇組。
他發現梅林站長這人看似無慾無求,其實也有挺多追求,其中一個就是結交歐美環保和動保行業的名人,比如多麗絲四人組,比如瑞典王室紀錄片頻道劇組。
站長對多麗絲四人組的態度近乎崇拜,完全是個小迷妹。
她在任何時候都是冷冷清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樣子,只有在多麗絲等人面前才會改變性子,與之交談的時候恨不得將多麗絲等人說的話都記下來。
面對劇組的時候她倒不至於這麼誇張,但也表現的很熱忱、很樂於交流。
楊叔寶覺得她這是崇洋媚外的表現,南非本土很多白人對歐美文明極為嚮往,梅林站長應該就屬於這種人。
他安置好山兔後,劇組也安置好了裝置,於是他正好先帶劇組去把保護區轉一圈,給他們拍攝思路提供一個整體觀感。
經過接近一年的發展,保護區已經像模像樣,花園區域面積擴張,河流小樹林區域擴張,一號保護區四周種下那一圈松林區域也得到擴張,各自形成了規模化的小生態系統。
他帶著一行人先去花園,這裡物種很豐富,植物種類多樣,裡面時不時有小動物冒出來又逃跑。
虎鼬、貓鼬、平頭哥、土豚,楊叔寶一一指示給他們看。
導演克萊夫看到後笑道:“這很酷,有意思的小動物可真多,它們是怎麼相安無事的?”
楊叔寶說道:“這得益於保護區內充沛的食物,首先這一片草原可以說是草原中的綠洲,草勢非常好,其中長了許多牧草,這給食草動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這裡的草確實長得過於茂盛,怎麼回事?”老大彼得斯問道。
楊叔寶攤開手道:“具體原因我也不清楚,但我猜測是跟土質和水質有關,這裡地下或許藏著什麼好東西。”
說到這話的時候他想到了那些恐龍蛋和恐龍化石,然後藉機說道:“或許以前這裡不是草原,而是一片雨林或者什麼地方,有許多動物植物曾經生長於此,後來地殼運動,雨林被覆滅在地下成為草原,因為富含有機物而變得土質肥沃。”
眾人笑,他們沒有把這話放在心上,以為楊叔寶是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