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叔寶和留學生們待在碼頭邊上等待,桑多門帶著其他人去安置獵架。
河馬的行動具有規律性,它們會在早晨和晚上上岸來尋找食物,湖邊生長著眾多紙莎草和野甘蔗,這都是它們的最愛。
當它們上岸後不會亂跑亂竄,而是按照規矩路線行駛,然後按照規矩路線撤回,跟鱷魚很像。
桑多門等人選定一頭河馬後便等待起來,河馬上岸後去找野甘蔗吃,他們將組裝起來的獵架安置在河馬的行駛路線上,只等河馬回來踏入陷阱。
河馬獵架有點像是一把彈簧槍,它的陷阱是一個踏板,當河馬踩上去後開有血槽的鋼槍會迎面飛來,從下往上射中河馬脖子進而解決它的性命。
安置好獵架後桑多門又帶人回來了,他們開始從揹包裡又找出一些纏在一起的漁網,開始仔細的收拾這些漁網。
楊叔寶問道:“待會還要捕魚嗎?”
桑多門說道:“不是捕魚,是捕蝦,這裡有很多斑節蝦,長得又肥又大,我們每次捕捉河豬也會順便捕捉一些斑節蝦,把它們烤一烤後比河豬肉還要好吃。”
捕撈斑節蝦得坐獨木舟出行,楊叔寶對此敬而遠之。
返程的河馬中槍,桑多門和他的族人興奮的大呼小叫:“它死定了。”“晚上有肉吃了。”“快點準備快點準備,它要回到湖裡去了。”
河馬皮厚肉糙,它中槍後沒有直接死掉,而是在疼痛刺激下飛快跑向湖裡沉了下去進行躲避。
鋼槍尾端用繩子綁有一個紅色漂浮球,這樣不管河馬死在哪裡都會被找出來。
不過河馬生命力頑強,它雖然遭受致命一擊卻不會很快死掉,所以桑多門等人要先划著小船去撈斑節蝦。
他們熱切的邀請楊叔寶等人一起上船,老楊卻是真不敢坐這船。
林琳反而並不忸怩,她雖然不喜歡科薩人獵殺河馬為食這種事,但捕撈蝦跟河馬沒關係,她對乘坐獨木舟還是挺有興趣,便接受邀請跟桑多門面對面坐上了一艘小船。
謝丹楓等人膽子也大,看見林琳上船他們也上去,最後剩下老楊自己孤零零的待在碼頭上。
湖泊裡產出的斑節蝦個頭出乎楊叔寶預料中的大,當夕陽西下獨木舟回來的時候他看見了捕撈上來的蝦,這些蝦裡最大的有他手掌那麼長,跟阿根廷紅蝦似的。
有一艘獨木舟上綁著紅色漂浮球,死掉的河馬漂浮在水面上被拖了回來,光看看這個殺戮方式楊叔寶就不想吃這種野味。
當然不管怎麼殺死野生動物,楊叔寶都不會吃,他對此深感疑惑:老祖宗花費幾千年的時間馴化雞鴨鵝牛羊豬等家禽家畜給人們提供安全且優質的肉類來源,怎麼有些人就非得玩野的呢?腳上穿特步,不走尋常路?
先前回去喊人的小夥子帶著一隊人趕來了,他們嫻熟的將河馬綁上木架,然後扛著返回鎮子開始收拾。
對於吃這回事,非洲人是最野的,在他們面前大吃貨省就是個弟弟。
大酋長盛情邀請老楊一行去看他們收拾河馬,老楊為了待會能吃下飯去委婉的拒絕了他的邀請。
跟桑人、提米特人和塔塔部落人的慶典一樣,大酋長在小鎮廣場搞露天燒烤。
這方面老楊只佩服箭地部落,人家能成為擁有酋長封號的部落絕不是浪得虛名,大皇宮的兩次款待讓他記憶尤深,不光有人跳舞伺候,吃飯的環境還很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