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無法可施,只能換個問題,“導演獎已經拿的差不多了,什麼時候拿個國際電影節影帝啊?”
“不是,你們是不是太高看我了,這兩個導演獎都是機緣巧合下拿到的,哪那麼輕易,想拿影帝就拿啊。”
難道不是嗎?
場中的記者們斜眼看著他,你瞅瞅你自己。
21歲的雙金大導演,那是人能幹出來的事?
“拿到金棕櫚之後,你已經是兩金導演了,有覺得自己超過房龍了嗎?”這一看就是國內記者問的問題。
場內的外國記者很是疑惑,不知道為什麼會扯到房龍,於是向身邊的華國記者打聽。
大家雖然是同行與競爭對手,但身處國外,華國記者們還是很樂意對外宣傳一下,國內同行們的“豐功偉績”的。
“什麼,chen說過要超越jcke?他們兩個不是好朋友嗎?都在一起拍電影的。”
“還有這種事,chen和jcke確實很難評個高低呢。”
“原來還有這個新聞,瞭解了,一定給華國媒體們幫幫場子。”
陳麟風滿頭問號,合著這個問題要追隨終生了是吧。
他無奈的回答道,“你問我我也不知道啊,可能等到大家都覺得我超過的那天,我才能確認問題的答案吧。”
這回他也不解釋了,反正這幫記者沒一個好東西,說也沒用。
何況,現場這架勢,眼看要傳遍世界了。
記者們當然不止問兩個導演問題,三個演員也不會放過。
問到劉茜茜的時候,國內新浪媒體先是誇了她在電影中的表現,隨後就轉到八卦上。
“什麼時候和小陳導演結婚,然後生孩子呢?”
陳麟風沒好氣的打斷,並回答說,“我都還沒到法定結婚年齡呢,現在說這個是不是有點早?”
啊這。
新浪的這個記者,是真沒想到這一茬。
“不是,你怎麼還沒到22啊,感覺你都快跟江文他們一輩了。”
陳麟風眨了眨眼,無辜道,“那沒辦法,我就這個歲數。”
記者想想也是,自己真是傻了。
平時發各種報道的時候,總會拿陳麟風的年齡說事。
震驚,史上最年輕的奧斯卡編劇/金獅獎導演/影帝!
這種標題,都不知道用了多少回了。
當然,現在又要多一個最年輕的金棕櫚或兩金導演。
但說實在的,不去想這個事的時候,總會不自覺的以為,陳麟風年齡輩分會更高一些。
畢竟他出道少說都10年了,有的年輕記者,就比如問問題的這個,都是在自己的學生時代,就一直聽著小陳的大名升學的。
結果,你告訴我他連領結婚證的年齡都不到,屬實有些反直覺。
劉茜茜捂著嘴呵呵笑,“對的,小風比我還小几個月呢。”
這個八卦是問不了了,記者記在心裡,準備明年再問。
另有《紐約時報》的記者提問,“crstl,如今你已經在國際舞臺上有了不小的名望,是否會像你的前輩,比如鞏麗、章紫怡那樣,去好萊塢試一試呢?”
劉茜茜支著下巴考慮了一下,“時代不一樣,選擇應該也會不一樣,我大概會以國內為主,好萊塢如果找我演,我就去試唄。”
“這樣的話,是很難有好的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