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映,由陳麟風導演的《你的名字》,在過年期間,創造了單日票房上億的票房成績。
不少家庭選擇在春節期間出來看電影,尤其是城市市民,他們不再像過去一樣,需要春節走親戚,出門看電影,成了市民們新的消遣方式。”
——綜合、新聞頻道
“截止到昨天初一,《你的名字》票房已經達到了2.5億,專家預測,電影票房最終有可能超過《阿凡達》,達成國內票房新紀錄。
考慮到陳麟風導演的電影,一貫不缺贊助和植入廣告,算上《你的名字》的營銷費用,業內人士透露,電影的最終成本約有兩億。
綜合算下來,一部電影至少能3-5億的收益,由此可見,國內電影市場已經可以支撐國產特效大片的出現,這可能會成為未來影視製作和投資的新方向。”
——財經頻道。
六公主從週二開始,專門為《你的名字》開了個專題節目,找業內專業人士做點評。
“這是一部里程碑之作,故事性和特效技術的完美結合,營銷手法上也有很多創新,值得業內的製作公司多進行研究。”
很多家庭主婦,中年人,都不自覺的關注起了相關新聞。
自然的,這其中有很多,要麼帶著自家孩子,要麼跟著親朋一起,少有的去電影院看起了電影。
《你的名字》本身故事並不複雜,哪怕一些年紀大的人,沒搞明白那些時空關係。
單單是互換身體,還是能理解的。
他們也能體會到這部電影好看的點在哪裡。
因此,輿論與口碑繼續推高。
大年初二,票房還更高了,來到1.5億。
這下,業內人士們徹底坐不住了。
要不要這麼誇張?
我們還在千萬量級混呢,三四千萬一天,都要開香檳的。
你怎麼連著上億了?
這個時代,怎麼能冒出這麼誇張的票房數字?
到底是春節檔這個檔期太強,還是《你的名字》的營銷和口碑真到了這個程度?
一些影視公司的老闆,根本管不了過年不過年的了。
紛紛安排手下調研相關因素。
說實在的,到這個時候,連陳麟風都搞不懂了。
他再怎麼樂觀,也不可能想到,11年能有單日1.5億的票房資料啊。
好像兩年後的《泰囧》,單日最高也就9千萬。
哦,這是春節啊。
陳麟風略有些理解了。
應該還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
不說《戰狼2》了,至少有點像《魔童降世》那味兒了。
當然,最不能忽略的,還是獨一份的半價票補。
這種大殺器放出來,還是和前面幾個因素湊到一起,殺傷力確實太強了。
其實到這時候,不論是麒麟還是貓眼,都不用再多做什麼了,輿論自己就在瘋狂的增殖和傳播。
徐武只用專注於,讓這些被輿論鼓動來的人群,儘可能多的使用貓眼就好。
韓山平打電話過來的時候,聲音都是抖的。
“小陳啊,這是不是才是真正大片該有的威勢?”
過去十年,他一直致力於搞大片。
但只有這一次,才真正體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