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形和鹿形早已失傳多年,早在周博雄當年開始學拳的時候,這兩大形就已經沒一個人會了,就連周博雄的師父都沒有見過這兩大形。
不過這兩大形主要有啥作用,五形拳門倒是傳了下來。
首先是虎形,虎形主攻伐,這一大形全是各種招式,以招式架勢將使用者一身力量最大程度的發揮利用出來,極大增幅使用者的戰力。
這些招式架勢不是那種花架子套路,而是真正以搏殺為目的所創造出的一整套攻伐動作,殺傷力極強。
只是失傳已久,具體到底有多厲害誰也不知道。
最後一大形鹿形則比較特殊,鹿形主養,是一套純粹的養生拳法,但同時卻也是這五大形裡面最重要的一形。
因為凡是練拳的人,或是由於練法不對,或是由於常年爭鬥,身體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損傷,這些損傷難以去除,不斷積累形成各種暗傷。
在年輕時身強體壯沒什麼影響,可一旦上了年齡,體力衰減難以支撐,這些積累的暗傷就會爆發出來,嚴重者會在某一天直接突然暴斃,沒那麼嚴重的則會一直生活在病痛的折磨中,直到在痛苦中死去。
因此鹿形就格外重要,這一大形可以幫助練習者調理內臟,滋養氣血,用一身的氣血去衝病灶,從而達到祛病強身,延年長壽的效果。
可惜這一形早已失傳,不過比虎形的情況要好上一點,還留了一小部分殘篇流傳了下來。
周博雄每天早上練的養生拳就是源自鹿形殘篇,他年輕時候受過不少傷,到了現在這個年紀不但能跑能跳,還能勉強用出隼形拳,有相當一部分就是這個養生拳的功勞。
練功房裡非常安靜。
在教完第一大形之後,周博雄就因為體力消耗過多回去休息去了,外面學員們陸陸續續到了拳館,徐宏遠也出去教拳去了。
只剩下陳修一個人在這裡練拳。
等到他開始學習這門拳法的時候,他才真正理解了五大形到底有多複雜,光是第一大形就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大形雖然是象形,但這門拳法的全稱卻是叫鯨象功。
鯨象功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雲鯨呼吸法,是一整套呼吸方法,主要以呼吸法鍛鍊肺腑內臟,以此達到強壯臟器的作用。
第二部分為象王功,也叫象王拳,大象拳,純粹的練力功法。
水行鯨力為尊,陸行象力最大,兩者合二為一,即為鯨象功,又名鯨象王拳!
陳修兩眼微閉,以左手撐在地面支撐著整個身體懸空,同時於半空中擺出一個盤腿打坐的姿勢,右手則豎於胸前捏出一個特殊的手印。
“呼——”“哈——”
他一次吐氣足足持續五秒鐘,吸氣也要用到三到四秒,每一次吸氣胸膛都會高高鼓起,每一次都要將肺部吸到實在吸不下了才會開始將空氣緩緩吐出。
這便是鯨象功的修行方式。
呼吸方式是雲鯨呼吸法,打坐姿勢則是象王功。
象王功不同於傳統拳法,要練習各種招式動作,這門拳法的練法就是以這樣的怪異姿勢進行打坐。
或者說站樁。
一共有十個不同的姿勢,每個姿勢的難度都很高,沒有足夠強悍的基礎,最簡單的姿勢都做不出來。
陳修現在擺出的就是象王功的第一式樁法。
他一開始還不明白這種怪異的姿勢有什麼作用,可是一旦擺出這個姿勢,再以雲鯨呼吸法的方式進行呼吸後,頓時就感到一股奇異的熱流出現在了體內。
之所以說這股熱流奇異,是因為這股熱流只出現在下半身,從沒有超過臍眼部位。
而上半身則是充滿了冷意,就像那裡的熱量都湧向了下半身一樣,因此陳修現在身體正處於上半身冷下半身熱,這樣一種半冷半熱的特殊狀態。
陳修只在一開始被身體的變化驚訝了一下,然後就沒再關注。
這是因為雲鯨呼吸法不光需要保持特定的呼吸頻率,還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於腦海中觀想鯨吞萬物的那種磅礴大氣。
若是在以前,陳修或許會覺得這是多此一舉,但是在看過那麼多關於靈魂精神方面的書籍後,他卻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精神和肉體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絡,許多科學實驗都證明這兩者之間可以相互影響。
喜、怒、哀、樂這幾種不同的情緒狀態下,身體裡的激素分泌也會出現極大的差別,就像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悲觀的狀態下,那麼他的身體很快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而以正確的方式進行觀想或者說冥想,同樣可以影響到身體激素分泌,刺激身體向某些有益的方向變化。
觀想法,很有可能也是鯨象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練功房內,陳修保持著第一式的姿勢一動不動,就像一尊雕塑立在那裡,悠長又沉重的呼吸聲在整個房間裡迴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