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河真的已經夠體面了,到現在都沒有站出來說什麼,他和龍巖宣傳之間的事真的只是一個導火索,你們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龍巖典型的商人邏輯,他們知道陸嚴河是一個好人,所以就步步緊逼,覺得陸嚴河一定會讓唄,現在發現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陸嚴河不肯讓了。
突然,《焚火》的票房來到24億之後,票房下跌的走勢,超出了預期,像是開閘洩水了似的。
人啊,一定要把雞蛋放到多個籃子裡。
這幾天,甭管龍巖怎麼透過各種方式來找陸嚴河、陳梓妍,陸嚴河反正就是不回應、不搭理。
而《焚火》的票房眼看著被負面輿論影響,本來就跑到尾聲的票房,有提前洩氣的趨勢,龍巖這一刻感到的棘手程度,超出他們的想象。
《焚火》現在的票房是其次,關鍵是,這是一個系列,是一個三部曲,後面還有兩部呢,可陸嚴河的合同都還沒有敲下來。
負責這個合同的變成了陸嚴河的執行經紀人,汪彪。
這個人卻油鹽不進,甭管他們怎麼公關,都不肯洩露一絲風聲。
不說不籤,也不說籤,就這麼晾著,不啟動這件事的談判。
這讓龍巖非常痛苦。
偏偏,陸嚴河還馬上要進組龍巖的另一部電影,《定風一號》。
汪彪開口閉口就是——
“現在嚴河的所有心思都在新戲的準備上,沒有辦法考慮《焚火》後續參演的事情,一切等《定風一號》殺青再說。”
黃太都被這個小年輕給氣著了。
在成為陸嚴河的助理之前,汪彪是一個試圖想要透過網路主播來養活自己的人。
陸嚴河第一次跟他打交道,就是被他非常自來熟地舉著手機偶遇,然後成了他直播間的“嘉賓”。
陸嚴河一點都不懷疑汪彪跟人胡攪蠻纏的本事。
龍巖的人想要見到陸嚴河,根本沒有機會,一直等到陸嚴河進組《定風一號》,因為是自己公司的戲,所以,他們才終於找到機會。
當然,雖然他們有好幾個人,實際上,關鍵的人只有一個,就是張楊。
張楊的神色透著窘迫。
陸嚴河對他們點點頭,說:“我讓我的經紀人跟你們說過,在《定風一號》殺青之前,《焚火》的事情,我不想繼續聊。”
“陸總,我是來跟您道歉的。”張楊開口說道。
陸嚴河微微挑眉,挑眉的痕跡淺到彷彿無痕。
張楊鄭重說道:“因為我表達有誤,造成了很大的負面輿論,對《焚火》的票房產生了很大影響,也對你的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我深感抱歉。”
陸嚴河不置可否地看著他。
張楊見狀,繼續說:“我也非常自責,希望我能做一些什麼,來彌補這些。”
陸嚴河輕輕地搖了搖頭。
“張總,在跟龍巖的合作過程中,自始至終我都只是一個演員,所以,我履行的也只是我作為演員的職責。”他說,“宣傳之於電影的作用,其實與我無關,你不需要跟我道歉。”
張楊硬著頭皮,繼續說:“陸總,我們——”
“張總,我說了,我是一個演員,不是什麼總。”陸嚴河直接打斷了,目光從張楊身邊幾個人身上掃了過去,微微一笑,禮貌地說,“您回頭去跟黃總他們道歉的時候,建議不要這麼興師動眾的,現在我要去跟導演討論劇本了,再見。”
“龍巖這家公司太大了,張楊是早年就跟著黃總、黃太他們打江山的老人,在龍巖資歷深,尤其掌管著這家公司宣傳公關版塊的業務,實權派,他不跟你直接打交道,偏偏成了你對龍巖發火的導火線,黃總和黃太呢,未必就會為了這件事追究他,當然,現在既然他來道歉了,肯定是龍巖內部給他不小的壓力了。”
陳梓妍分析了一番。
“你有一個點其實抓得很對,他如果是誠心來跟你道歉的,他不應該帶著別人一起來。其實這就是一個姿態,他向龍巖內部表現出來的一個姿態,他道歉了,動作有了,而且,你看,他咬死是誤會,不承認他是針對你,就是不給自己留隱患。”
陸嚴河:“久而久之,我就成了那個拿著誤會追究不放的人?”
“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你跟龍巖擺明了後續要合作的。”陳梓妍說,“龍巖其實也是吃準了一件事,你跟他們是互利共贏的關係,在國內,能夠開得了《焚火》這種大製作電影的公司,一個巴掌數得過來,你現在是因為續集合同的事情,佔了上風,他們被你鉗制住了,但就像你要拍《定風一號》,要跟劉畢戈合作,OK,龍巖是你繞過不去的。”
“你說得沒錯。”陸嚴河說,“他們知道我是故意不放低姿態,我其實也心裡面清楚,我不會棄演《焚火》這個系列,雙方都心知肚明一些底線,所以,在底線之上,我們現在的博弈反而像是在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