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位白袍僧人的身份,金龍聖主也不知情,他們二人有過幾面之緣,剛開始在方外之地相互遇見的時候,還互相驚訝了許久。
兩人曾經一起在菩提樹下,坐而論道了一段時間,當時金龍聖主不過是一位小聖,以他的境界,其實放眼仙域也是一號人物了。
但是他卻看不透白袍僧人的境界,對方當時多半是一位大聖,又或是帝級強者。
當時,白袍僧人告訴金龍聖主,他即將坐化,但是在他肩上卻有一個擔子,需要交付給他人。
佛修之人向來講究一個緣字,金龍聖主能夠找尋到方外之地,絕對不是巧合,那是冥冥中註定的事情。
於是白袍僧人帶著金龍聖主,前去見了一個人,而他們去的地方,正是白骨墳場。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金龍聖主遇到了之前跟長生對話中,口中的那個“他”。
那個人,正是長生大帝。
那個時候,長生大帝並沒有露出自己的身形,而是以神識跟金龍聖主對話。所以金龍聖主不知道長生大帝的樣貌,在初次見到孟川的時候,他才沒有發現端倪。
長生大帝給予了金龍聖主造化,是一罐龍血,可以讓金龍聖主用來淬鍊軀體,使體內擁有真龍血脈。
金龍聖主在白骨墳場閉關三百餘年,最終將一罐龍血全部煉化一空,擁有了可以媲美十大神體的體魄,同時也成為了一尊大聖。
而金龍聖主得到這一切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接過白袍僧人手中的擔子,留在方外之地,為長生大帝守靈。
所謂的守靈,也不過是留在方外之地,不要讓人來打擾到長生大帝的清修。
尋常人等在方外之地,開宗建派建造城池,這都無所謂。唯一需要防的,只有地府陰河盡頭被鎮壓在青銅門後的長生。
當時長生大帝告訴金龍聖主,有關長生的一些東西。長生大帝說,此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魔頭,千萬不能讓他離開,他一旦離開方外之地,在仙域必將成為禍患。
金龍聖主深以為然,在長生大帝神識沉寂下去之後,便一直履行承諾留守在方外之地,從沒有遠離過。
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肩上的擔子,就是看管住長生。
而將這擔子傳到他手裡的白袍僧人,也在帶著金龍聖主抵達白骨墳場之後,就消失不見了。
金龍聖主一直覺得,那白袍僧人已經坐化了,因為他當時確確實實是這麼對金龍聖主說的。
基本上,金龍聖主所知道的事情就是這麼多。這麼多年過去,他雖然時常離開方外之地,在仙域裡生活,但不論何時,他總會回到方外之地,恪守著自己的職責。
只不過,經過多年征戰,金龍聖主的壽元透支嚴重,他如果全力出手,恐怕本就不多的壽元會進一步縮減。
然而,金龍聖主還沒有等到長生大帝甦醒,告知他自己已經可以卸下自己的擔子。
而且這段時間古族侵襲,世界大亂,金龍聖主也想在這亂世中殺出一條路來,以證自己的道。
所以之前跟長生對峙,金龍聖主猶豫之下,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