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萌慘叫:“我不知道啊——她也沒說呀——不知者無罪……啊呀!~~”
落落在旁看得解氣,卻不忘阻止衛華盾:“輕點兒~”
“你居然還向著他?”衛華盾很生氣,這種事,落落越勸情況只會越糟糕。
落落自然知曉,遂見落落柔聲道:“這不是怕你手打疼了嘛~”說罷遞過來一條大粗繩~~
啪——!鞭子一樣的抽打聲非常響亮~落落自然不希望衛華盾真的傷了壯萌,所以才故意遞給他那條繩子,既讓衛華盾心裡舒服一些,又不會導致衛華盾失手,真的重傷了壯萌,可謂是智商情商雙管齊下一舉兩得。
然而……
阿狼第一時間小心翼翼的拿起偵測器檢查,方才鬆了一口氣:“呼~還好,還好……”下一刻,鏡面上出現裂紋,旋即崩毀碎落!
“……”阿狼頓時傻眼當場,足足過了半分鐘,衛華盾那邊已經扔掉了繩子,阿狼這邊才回過神來,轉身一記虎撲:“我宰了你!——”
“救——命——啊——!”
~~~
“猛獵師。”
“嗯。”
“猛獵師好。”
“嗯。”
“猛獵師,好久不見。”
“嗯。”
若非衛華盾及時勸阻一句:“現在偵測器都壞了,壯萌就是唯一的線索!”喚回了阿狼的理智,否則壯萌肯定得被阿狼揍死~~
一路上,鼻青臉腫的壯萌走在前面,幾乎相遇的所有人都會主動先跟他打聲招呼。但也僅僅止於打聲招呼而已,猛若是不主動跟人交談,其他人似乎根本不敢在他面前找話題。
唯獨遇到【伯益】和【龍】二位骨幹人員時,伯益多問了一嘴:“猛,你怎麼受傷了?”
伯益名入史冊,赫赫千秋,並不是因為他的身世——昔【軒轅黃帝】之六世孫,而是因為他的傑出才能與卓越貢獻。
據史料所載,伯益先後輔佐過堯、舜、禹、以及夏啟,四代華夏人文之初民族首領。他為當時的部落乃至後世的子孫,所做出的偉大貢獻,非常值得後世炎黃子孫們所敬仰與紀念。
大禹治水時,伯益相佐親力親為提供良助;他還教導民眾開墾荒地、種植稻穀,促進農業發展;虞舜在位期間,伯益掌管山澤,公平分配自然資源,且馴化繁育鳥獸,伯益之後人費昌、仲衍、造父、處父……亦承繼馴化鳥獸之技能而聞名於當世。
尤其是【伯益發明鑿井技術】,此舉貢獻與影響更是極其深遠。——《世本》、《呂氏春秋·勿躬篇》
不僅如此,伯益在政(氵臺)方面也很有建樹,他曾告誡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周全慮事;身為首領更不可違背法規制度,亦不能沉迷享樂,貪圖百姓稱譽,治國不可懈怠,政事不可荒廢,謙虛受益、自滿招損!選賢任能,除奸去邪……
處理民族矛盾方面,伯益同樣富有遠見卓識。對於三苗爭戰之事,伯益提出:要恩威並舉,德武相濟……結果感化不少三苗族眾歸順。
伯益畢生見多識廣,他將自己所見所聞,地理山川、草木鳥獸、奇風異俗、軼聞趣事記錄下來,便是如今聞名中外的《山海經》!(諸多學者一致認同,《山海經》並非一時成書,其中有四卷為後人增補作品,但最初的撰寫人便是伯益。)
顯然,伯益與猛關係比較親密,故而多問一句。
壯萌得到猛的記憶,自然知曉如何應對,巧妙數語便帶著衛華盾三人離開了。
龍望著衛華盾三人的背影,似乎有些擔心,不假思索良久,直到伯益喚他,二人才離去。
不多時,壯萌與衛華盾三人停在一所小型製陶場外。
壯萌有些緊張,吞了一口口水,低聲道:“就是這裡,那些有問題的陶器,都是從這裡出來的。”
衛華盾恍然大悟!難怪他一直覺得,第一次聽壯萌說起這個位置時,似乎有些耳熟……儘管在來的一路上環境確實很陌生……
落落與阿狼也睜大了眼睛……
他們看到一位熟悉的身影,這所製陶場的場主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和衛華盾一起推過板車、非常健談的英俊青年: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