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為你介紹一下進階的六種光劍劍法,你挑選一種適合自己的。”
“第二式,叫做馬卡希式,也叫做爭論式或者伊薩拉米爾蜥之道,是六種傳統劍法中最優雅的,強調精確的打擊和優雅的步伐,是光劍對決中的首選劍式。”
聽完胡先老頭對第二式的描述:使用者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前進後退,避免不必要的側翻、跨步和跳躍,以簡潔精準的攻擊傷害對方持劍的手腕或者其他要害。
傅青海道:“第二式可以學,但我估計我很快就能掌握。”
第二式的代表人物是西斯武士杜庫伯爵,杜庫伯爵認為跳來跳去、翻來滾去的第四式劍法是草民才用的戰鬥方式,很不體面,速戰速決才是戰鬥正道。
後面的結果大家都知道:然後杜庫伯爵就被使用第四式劍法的尤達大師幹翻了。
對於傅青海的自信看法,胡先老頭不置可否,接著說道:
“第三式,蘇雷索式,又叫做回彈式或者邁諾克之道,是究極防禦劍法,練習這種劍法對原力感知有很高的要求,你需要掌握在移動中冥想的技能,並且讓所有的動作都緊貼身體,減少橫掃或者直衝,將光劍揮舞成一個繭,稱之為‘庇護之環’,據說完美掌握這一式的人可以抵擋住一切形式的攻擊。”
“當然,第三式也有缺陷,那就是過於專注於防禦就會喪失反擊的能力,但是你可以透過極簡的防守消耗對手的體力,疲憊你的對手,最後伺機擊敗他。”
傅青海皺起了眉頭。
並非因為第三式不符合傅青海的戰鬥理念,即便傅青海是一個崇尚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的人,他也必須學習第三式劍法。
因為只有學習了第三式劍法,才能使用光劍抵擋甚至反擊爆能槍的能量束。
傅青海皺眉是因為,胡先老頭說了一個學習的前提,第三式劍法需要絕地武士掌握移動冥想的技巧,對原力感知的要求非常高。
而傅青海目前的水平是,一隻近在咫尺的昆蟲,他用原力都感知不到。
很多看過電影的人會有誤解,以為爆能槍能量束的移動速度不算快,肉眼可以捕捉到。
那只是電影的表現手法,為了給觀眾看清楚。
傅青海雖然還沒有去過星戰宇宙,但他知道,實際上,在原著設定裡,爆能槍發射的能量束,速度就是近乎於光速的。
有人就好奇了,速度近乎於光速,這比子彈速度都快了,絕地武士是怎麼用光劍擋住的爆能槍的能量束的?
生物的神經反應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快過光速啊。
其實這就和躲子彈不是要比子彈快,而是躲扣動扳機的那一瞬間一樣,絕地武士利用強大的原力洞察和原力感知,近乎預言式的預知到了爆能槍擊發時的方向和軌跡,然後提前揮動光劍抵擋。
這是原力+光劍才有的效果,而一個普通的帝軍士兵就算拿著三把光劍也擋不住爆能槍的攻擊。
當然,爆能槍這玩意兒的準確度也很差就是了。
第三式的代表人物就是歐比旺·克諾比,他曾經面對格里弗斯將軍四把光劍的圍攻而不落下風,生涯最強戰績是在一發太空戰艦口徑鐳射炮的轟擊之中倖存。
傅青海暗道自己可得加快冥想修煉的進度了,口中說道:
“胡先大師,您繼續。”
胡先老頭對傅青海面色中略帶的一絲憂慮頗有些不以為然——你現在連一把光劍都沒有,考慮這些作甚。
胡先老頭接著道:
“第四式,阿塔魯,也叫做進攻式、鷹蝠之道,要求使用者保持連續不斷的進攻,有很多招式,‘落葉’、‘鷹蝠飛撲’、‘劍網叢集’等等,對耐力和速度的要求很高,身體沒有被原力強化過的普通絕地學徒是無法發揮出第四式雜技般的風格的。”
修煉原力的第一個好處就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但第四式劍法對於體力和敏捷的要求可不僅僅是一般的強身健體,得是異於常人在常人眼光中快得近乎殘影的那種才行,這一點傅青海不用擔心,雖然他的原力天賦一般,但他是星際戰士,本來就比凡人強得多。
要論體力,如果美國隊長是“我可以這樣打一整天”的話,那傅青海就是“我可以這樣打一個月”。
“第四式對於步法要求最高,和其他幾式要求下盤紮實穩定不同,第四式的前置要求是掌握‘速瑪’步法,要求使用者能一邊攻擊,一邊還能在立體空間內輾轉騰挪,旋轉、空翻、側翻等等。”
旋速瑪就是快速旋轉,騰速瑪就是空翻,安速瑪則是側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