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春風吹綠了全國各地,陳子霖是沾了改革開放的光。
他學了駕照,開始是給別人開車,後來攢了一點錢並且去貸了一點款,自己買了一輛麵包車。
在家鄉開始跑起了運輸,並且收購一些土特產再拉到縣城去賣,一來二去倒騰著生意愈來愈好。
慢慢的週轉著,後來乾脆在家裡設定了一個收購點,專門做起了土特產的買賣,並且將一些日用品也帶上,成了一個收購門市部。
老婆嚴慧芝沒有讀多少書,但是還能算賬,可以替他看著攤子,收著錢款,另外父親母親雖然年紀大了,但是看門算賬還是很清楚的,老大已經上小學了家裡又添了個兒子,日子算是過得紅紅火火的。
這天,快要過中秋節了,陳子霖說:“慧芝,你準備一些東西給我,我去看看大姐他們,也去省城看看二哥,讓他們都回來過節。”
“有啥準備的?你給他們每人拿一份土特產就行了。大家現在啥也不缺了,你以為還是和前幾年那樣缺吃少穿啊?”嚴慧芝說。
“也好,子昂也好久沒有回來了,我去看看她吧,將她接回來住幾天,這孩子放假了也不回來。“陳子霖說。
農村的下,交通還算是可以,但是通訊卻不便利。
陳子霖買了一個傳呼機,但是一回鄉下就啞巴了,每次回傳呼都得去城裡,他尋思著給家裡裝個電話,方便,等中秋節過後就給家裡裝個電話。
前幾天他到郵電局打聽了,有那種帶一根天線的電話,把天線放房頂,能接收訊號就可以打電話了,這樣兄弟姐妹們聯絡起來也方便,他做生意也更便利了。
陳子霖拉了滿滿一面包車的土特產,他賣一半,給姊妹們拿一半。
現在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他手中也有結餘了,他的心思還不止這一點,他想去省城看看,看能不能把生意做到省城去,二哥和二嫂都在省城,也許能給出出主意。
先到大家陳子慧的家裡,大外甥和子昂差不多大,大學馬上就畢業了,大姐夫現在已經是鎮子上的一個老總了。
大姐夫個頭不高,胖胖的,一笑就像個彌勒佛,而大姐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姐夫的關係,現在已經是她們學校的校長了。
陳子霖也不經常去大姐家,他們也就是過年過節會回趟家之外,基本來往不多。
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家庭,都要過日子,其實姊妹幾個也是暗暗的攢著勁,看誰過得好呢,平時大姐也不在家,都是在學校裡住著,就算是陳子霖去看大姐也是去學校,今天大姐在家裡。
陳子霖開著車到了大姐家裡,將車停在小區樓下,這個小區是城裡新蓋的樓房,高16層,小區裡面種了很多樹,林蔭密佈,還配有電梯。
陳子霖尋思著,等他賺錢了也買一套這樣的房子,將父母親也到城裡住。
大姐住在13層,陳子霖第一次坐電梯,研究了一下,看了別人是怎麼操作的,上上下下了兩趟,然後按了13層,找到了大姐家。
大姐和大姐夫都在家裡,陳子霖進了家門,家裡一塵不染,一套黑色的真皮沙發闊氣的擺在客廳,紅木的茶几,餐廳也是擺的酒紅色的紅木傢俱。
陳子霖看著姐姐家裡一塵不染的地板,竟然覺得沒有地方下腳,手中的提的蛇皮袋子的土特產也無處安放。
“子霖趕快進來呀!”大姐說著,順手拿了一雙手工拖鞋放到了陳子霖的腳下。
“來就來了,還拿什麼東西啊,家裡現在啥都有。”大姐夫戰紅衛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
大姐將東西接過去,拿進了廚房,陳子霖坐在沙發上,戰紅為給子霖到了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