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二笑道,“這番芋當真多產,一株秧子下能結這麼多。”
夏氏也是喜笑顏開。夏聚、噹噹、熊樣就更不用說,高興得直歡呼。
收完一過稱,十六株番芋秧收穫了一百六十多斤。
這些番芋秧呵護得精心,肥也施得勤,但因為天氣的關係,並不算很高產,夏離有些失望。若是種多了,這個時代沒有化肥,天然肥料沒有那麼多,即使天氣好,產量也不見得比這更好。不過,還是要比這個時代的其它莊稼要高產多了,除了紅薯外。
種滿一畝地要用兩百斤左右的番芋種,夏離捨不得都用了,就決定用一百斤番芋做種,留六十幾斤吃。
東院的地已經被祝二開墾出來了,番芋種就在二月初天氣漸暖的時候種。
留的番芋要送夏家和四外公家各四個,李秀才、郝家等關係戶各三個,這就出去了十斤。這些人家都知道夏離種了稀罕東西,收穫了也不好不送點給他們嚐嚐鮮。
還要再送劉長昭十斤,就只剩下四十幾斤了。這麼一點要吃到下次收土豆,必須省著吃,也沒有多餘的拿出去賣錢做生意。
晌午做了個番芋燒排骨,一家人吃得噴香。
下晌,夏離領著夏聚、噹噹一起去李秀才家送番芋。
李家外面的大片竹林,在夏天遮陰擋陽,在冬季就顯得陰冷蕭索,感覺風都要比別處大得多。
沒想到李秀才還知道番芋,他笑道,“這就是番芋?我還是多年前聽說過,說味道跟咱們大和的芋兒有些像,都是綿軟粉糯。離丫頭有本事,連這個物都自己種出來了。”
夏離笑笑,又道,“我們晌午吃過了,番芋和芋兒完全不是一個味兒……”便講了兩個最簡單的方子,就是番芋燉肉和番芋絲。三個番芋只能做一個菜,看他們喜歡怎麼吃吧。
夏聚也篤定地說道,“先生信我,番芋比芋兒好吃多了,這是我的真實感受。”
林氏笑得暢快,說道,“謝謝離離想到我們,等到秀文從書院回來我們再吃這稀罕物……”
她又為難地解釋了為何拒絕夏山,“夏山是個好後生,聰明,上進,品行端正,我和我家老爺都喜歡。只是,唉,我們只有敏兒這一個閨女,寵壞了,怕她嫁到夏家不會服侍婆婆,招埋怨。”
她話說得好聽,其實就是覺得夏老太是苛待兒媳婦的惡婆婆,還不一定稀罕自家閨女,不願意閨女去夏家受苦。
她有這種想法夏離完全理解,這件事夏離這個晚輩也沒有多嘴的道理。只是笑笑,沒有多言語。
夏離姐弟走的時候,依然是李秀敏把他們送出竹林。
李秀敏好像瘦了,嘟著嘴,眼裡有哀傷,拉夏離的手緊緊的。看來,小姑娘心裡還是喜歡夏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