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婆子說,“剛我路過正院時,看到郡主……”她沒敢再說下去,翻著眼皮看金鈴。心道,這話你敢聽?
邱璃提高聲音說道,“進來回話。”
李婆子走進來,小聲說道,“回大奶奶,剛我路過正院,郡主……”她遲疑地看了邱璃一眼,沒敢說話。
邱璃不耐煩,說道,“直說。”
李婆子道,“郡主臉色非常難看,向二門走著。幾個丫頭拿了包裹,唐嬤嬤還在勸郡主不要衝動,跟老太太和大爺、大奶奶商量後再說……”
這是什麼事刺激了她,回孃家了?
邱璃一驚,趕緊起身向外面走去,金鈴過來扶著她。
走到半路,碰到正院的一個小丫頭來找她。小丫頭驚慌失措,稟道,“大奶奶,郡主聽了劉管事的話後,砸了茶盅和花斛,就帶著兩個嬤嬤和四個姐姐走了。還說,還說先出去,再讓人回來拉嫁妝。”
邱璃急道,“我祖母知道嗎?”
小丫頭又道,“去人稟報了。”
邱璃又折轉身向福壽堂走去。
來到福壽堂,老太太氣得臉色鐵青。能讓這個兒媳婦做出這麼失態的事,一定是那不省心的大兒子又搞出了什麼事。
老太太嗔怪邱璃道,“你現在身子重,不要著急,我已經遣人去營裡叫風兒了。”
正說著,老公爺走了進來。問道,“聽說老大媳婦帶著細軟離家出走了?”
老太太道,“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老國公和老太太又細審了幾個下人,他們不敢再吱吱唔唔,說了實話。
好像和安一直派人在暗地裡監視葉國公,這次葉國公大意,找女人的事被發現了。葉安受不了,說要和離……
老兩口已經猜到,和安如此生氣肯定是抓住了葉國公又去找女人的把柄,具是氣得夠嗆。既氣大兒子年紀一大把卻突然變了性情,之前恩恩愛愛的夫妻變成陌路。也氣和安好強好妒,她天天給男人擺臭臉,不讓男人近身,男人忍不住找了其他女人,她又受不了鬧和離……
邱璃已經回了隨院,公爹的桃色新聞她這個兒媳婦不好參與。不過,這件事搞成這樣,算是扯下了他們僅存的一塊庶羞布,和安退無可退沒有了最後一點念想,這兩口子是真的走到了盡頭。
又想著,若這事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又有那麼強大的孃家和能幹的兒子,憑什麼還在這個家受鳥氣,肯定還沒發展到這個地步就已經閃人了。
邱璃讓人去學堂把葉嵐接來隨院,怕小姑娘聽說什麼傳言難過瞎想。古人的認知和現代人不同,這件事鬧出去,絕大多數人會指責和安好妒不賢,相反同情葉國公的人會多一些。好在小姑娘已經被賜婚,即使母親好妒鬧和離或者別的什麼,對她也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