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妹妹,事實勝於雄辯,安排人開始挖吧。”
林辰等人耳聰目明,聽到了百官的議論,林辰開口對常曦月道。
“好,我早就安排好了。”
“茂弟,我叫你安排的人呢,讓他們開始吧。”
常曦月點點頭,對常茂招了招手。
“臣弟遵旨。”
常茂躬身一禮,拍了拍手,當即便有十來位經驗豐富的老農走了出來。
“草民拜見陛下!”
他們一個個拿著鋤頭、簸箕、竹簍等工具,戰戰兢兢的向常曦月行禮。
“不用多禮,開始吧。”
常曦月擺了擺手。
老農們早就得到常茂的吩咐,當即拿著工具走進地裡。
先拔掉紅薯藤,再用鋤頭將地裡的紅薯挖出來,清理掉表面的泥土,裝進竹簍裡,運到一旁堆放。
各行其事,有條不紊。
站在田埂上的文武百官們,都默默的看著這一切。
常曦月第一次試種僅種了一分地,十多位老農一起動手,很快就全部挖完了。
待得地裡所有紅薯挖完,立即有常府的家丁拿著秤走上前,稱量紅薯的重量。
直到這時,百官們紛紛圍了上去,目光緊緊盯著秤桿上的刻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百官們的神情漸漸激動了起來。
那一個個紅薯,大的有成人腳板大,小的也有拳頭大。
“啟稟大小姐,大少爺、二少爺、三少爺,各位大人,一分地共計收穫364斤紅薯,合計三石。”
一炷香後,負責稱重和登記的家丁深吸一口氣,帶著顫抖的聲音高聲喊道:“換算下來,紅薯的畝產為三十石。”
(明代的1石=120斤,1斤=16兩,1畝地=10分地,這裡的364.2斤=現代的582.7斤。)
家丁的聲音很大,待他說完,現場鴉雀無聲。
嘶~!
文武百官齊齊倒吸一口涼氣,瞪大著雙眼,滿臉不敢置信。
老天,畝產三十石,也就是三千六百斤?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北方小麥畝產約110斤,南方水稻畝產約220斤。
這個渾不起眼的紅薯,畝產竟高達3600斤,是小麥的32倍,是水稻的16倍?
“太好了,我大華百姓有福了!”
“我的天啊,畝產這麼高,百姓們不用餓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