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衝入青銅門後的甬道,青磚壁上突然亮起數十盞魚燈,昏黃光線映出滿牆飛濺的墨跡。曹萌萌撫過一道拖長的墨痕驚呼:“是懷素《自敘帖》的筆法!“
前方三丈處,八塊青石板浮出地面,每塊石面都陰刻著狂草大字。吳雨瞳用珍珠貼近觀察,墨色中隱現金絲:“這些不是普通刻字,筆畫裡嵌著銅線。“
“離九履一,左三右七。“秦長生對照《九宮格》方位踏步,第三塊石板突然翻轉,露出底下寒光凜凜的刀陣。陸輕羽急忙拽住他後襟:“別信數字,看筆勢!“
他指向“驟雨旋風聲滿堂“的“驟“字:“張旭《肚痛帖》的連筆走向——橫折帶挑應踏坤位。“果然按草書筆順踩踏,石板穩穩下沉。然而到第七步時,曹萌萌按《古詩四帖》的“煙“字點捺落腳,整面牆突然射出墨汁,淋得眾人滿身腥臭。
“是烏賊墨混著磁粉!“吳雨瞳抹開眼皮上的黏液,“它們在干擾石板磁場。“
秦長生撕下衣襟纏住口鼻:“跟著我的影子走。“他逆光立於燈前,身形在石板上投出細長陰影。當影子尖端與“墨池飛出北溟魚“的“飛“字豎鉤重合時,石板傳來齒輪轉動聲。眾人依此法連破七關,最後一塊石板卻紋絲不動。
“缺了壓卷之物。“曹萌萌突然解開發髻,將珍珠嵌進“須臾掃盡數千張“的“張“字弓字旁凹槽。整面甬道突然震動,青磚牆向兩側分開,露出堆滿卷軸的密室。
檀香混著陳年宣紙的氣息撲面而來。二十三個黃楊木匣呈北斗狀排列,每個匣面都烙著不同書體的“永“字。吳雨瞳輕觸歐陽詢楷書匣,木匣“咔嗒“彈開,內裡卻是空白卷軸。
“永字八法暗藏機關。“陸輕羽用珍珠映照卷軸,顯現出褚遂良《陰符經》的硃砂批註:“點如墜石需壓天元“,他立刻將硯臺鎮紙壓在木匣“側“法位置。當第八個木匣歸位時,密室頂棚降下七幅懸空絹帛,每幅都寫著半個詩句。
“是顏真卿《祭侄文稿》的殘卷!“秦長生伸手欲拼,絹帛突然無風自燃。曹萌萌急中生智,蘸取烏賊墨在牆上疾書缺失字句。當她補全“魂而有知,無嗟久客“的“客“字最後一捺時,燃燒的絹帛奇蹟般復原,拼出“雷峰夕照“四個金字。
金字墜地化作銅鑰,卻插不進任何木匣。吳雨瞳突然注意到珍珠表面浮現細紋——在烏賊墨浸潤下,竟顯出米芾《蜀素帖》的微觀題跋:“腕下風雷動,塔影現真容。“
“要同時運筆!“秦長生將銅鑰蘸墨插入地面磚縫,四人各執狼毫筆,按《筆陣圖》所述“橫如千里陣雲“、“點如高峰墜石“的筆法,在東西南北四面牆同步書寫“雷“字。當最後一筆落成時,整座密室開始旋轉,藏經櫃移開後竟露出向上的石階。
臺階盡頭是座八角軒窗的閣樓,月光透過窗欞在青磚地上鋪出《蘭亭序》二十八行格子。曹萌萌剛要邁步,秦長生猛地拉住她:“看倒影!“
水中亭臺的虛影與實地碑帖重疊,顯現出真正的步法——需以王羲之醉寫《蘭亭》的錯落筆勢行走。陸輕羽率先踏出“歲在癸丑“的曲折路徑,第三步卻觸發機關,窗外驟然射入暴雨般的竹簡。
“不是時序,是情感起伏!“吳雨瞳高喊,“跟著‘快然自足’到‘感慨系之’的情緒變化走!“
當秦長生踩在“死生亦大矣“的悲愴節點時,青磚縫隙突然升起九方歙硯,墨池中浮現塔層模型。模型第七層閃著微光,正是他們所在的方位。曹萌萌將珍珠投入對應墨池,整座模型轟然崩塌,露出通往頂層的暗門。
腥風捲著紙灰從門縫湧出。四人握緊從密室取得的狼毫筆——筆管已悄然變成玄鐵質地。曹萌萌掌心的珍珠泛起血色,閣樓深處傳來紙頁翻動的譁響,彷彿有支無形巨筆正在潑墨書寫某種不可名狀的存在。
“這不是地宮,“秦長生凝視暗門後盤旋而上的書卷階梯,“是雷峰塔的千年文脈。“狼毫筆尖突然自主顫動,在空氣中勾畫出“永和九年“的血色輪廓。
書卷階梯在腳下微微震顫,每一階都浮凸著名家碑帖的拓印。曹萌萌剛要踏上刻有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臺階,石面突然滲出濃墨,將她的繡鞋染得漆黑。“別碰真跡!“吳雨瞳扯住她衣袖,“這些是歷代書家留在塔中的''墨魂''。“
四人貼著欄杆挪步,發現每走七階就會出現分岔。左側臺階刻著趙孟頫《膽巴碑》的圓潤楷書,右側則是徐渭《草書詩軸》的狂放筆跡。陸輕羽掏出土圭測影,驚見兩道階梯在月光下投射出完全相反的影子:“選碑帖投影與《蘭亭序》二十八行重合的!“
當他們踩到第二十一階時,整段階梯突然翻轉!秦長生抓住欄杆懸在半空,下方深淵裡湧動著墨色漩渦。曹萌萌掛在晃動的臺階上,懷中的《快雪時晴帖》摹本不慎墜落,紙頁觸及墨浪的剎那竟凝成實體臺階。
“用字帖鋪路!“吳雨瞳將隨身攜帶的《中秋帖》殘卷拋向虛空。眾人紛紛效仿,蘇軾《寒食帖》的悲愴筆意、黃庭堅《松風閣》的奇崛姿態在墨海中時隱時現。陸輕羽突然發現:“要按''永字八法''順序排列!點帖鋪撇捺,豎卷鎮橫畫。“
當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的“永“字最終歸位時,墨浪轟然升起九丈,化作《泰山刻石》的篆文巨牆。秦長生匕首劃過石面,竟帶起金石相擊的火星:“這不是墨,是摻了玄鐵粉的烏金墨!“
巨牆中央浮現丈餘見方的“塔“字,但筆畫全被打散成七十二塊殘片。曹萌萌指尖撫過王鐸的連綿草書殘片:“要按不同朝代的筆法重組——篆隸做基,楷書為骨,行草點睛。“然而當她將顏真卿的雄渾豎畫接入趙佶瘦金體橫筆時,整面牆突然射出暴雨般的鐵畫銀鉤!
“氣脈不通則筆鋒成刃。“吳雨瞳撕下道袍浸入墨池,蘸血書寫《書譜》“達其情性,形其哀樂“八字。血墨滲入牆縫的瞬間,殘片開始自動流轉,柳公權的“骨“接上米芾的“筋“,董其昌的“肉“裹住文徵明的“血“,最終在“塔“字最後一捺處空出缺口。
“還缺書魂。“陸輕羽突然將狼毫筆倒插進缺口。筆管玄鐵與烏金墨產生奇異共鳴,眾人懷中的字帖突然騰空燃燒,灰燼在缺口處聚成個“雷“字——竟是懷素醉寫《聖母帖》的癲狂筆意!
巨牆轟然中開,露出環形藏書樓。十萬卷典籍沿螺旋木架攀升至塔頂,中央懸著支丈二鼠須筆,筆尖垂落的墨珠在半空凝成“峰“字。然而當他們靠近時,地面突然現出《淳化閣帖》的凹陷字模,每個字模都蓄滿滾燙松煙墨。
“要踏著歷代帝王收藏印行走。“秦長生目測朱文印的排布,“先從宋徽宗''宣和''連到乾隆''三希堂''......“話音未落,曹萌萌踩中的“政和“印突然塌陷,墨汁濺上衣襬竟蝕出焦洞!
吳雨瞳用珍珠映照穹頂,發現星圖與藏書印暗合:“不是按年代,要依《歷代名畫記》記載的遞藏順序!“當陸輕羽最終踏上“項子京“收藏印時,鼠須筆突然墜地,墨珠“峰“字化作門環。
秦長生握住門環的剎那,十萬卷藏書無風自動,紙頁翻飛聲如海嘯。血色從《祭侄文稿》殘卷開始蔓延,轉眼染紅整座書山。曹萌萌掌心的珍珠徹底變成赤色,她驚恐地發現——每本被染紅的典籍都在封底浮現出相同的血手印,正好二十三個。
“不是狼人......“吳雨瞳聲音發顫,“是千年文怨。“
鼠須筆突然凌空飛起,在牆上狂書血字,每一筆都帶起腥風。陸輕羽腰間的玄鐵筆管劇烈震顫,彷彿在與某種存在共鳴。秦長生望向通往塔頂的最後一道朱漆門,門縫裡滲出縷縷墨色霧氣,隱約可見二十三道身影正在霧中提筆揮毫——正是當年神秘失蹤的西湖書院二十三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