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4 康王裴謙(下)

更何況,這位官家已經是此時唯一法統繼承者,若是他再出了意外,還能扶誰上位?

風險太大了!

經過靖康之變以後,哪怕是主戰派的大臣們,此時也有些變成了驚弓之鳥,不太可能支援皇帝去做御駕親征這種說起來很提士氣、但實際上卻風險遠大於收益的冒險之舉。

裴謙臉色一沉:“朕不是在跟你們商量!”

此言一出,群臣又默然無語了。

這一年之中,他們被裴謙反覆pua,已經逐漸摸透了這位新皇的脾氣。但摸透了,卻更加的無可奈何。

因為,這位新皇的脾氣就是想一出是一出,只要讓他不滿意了,他真敢在大殿上腳踹群臣,甚至說出要掘了太祖太宗祖墳這種話。

裴謙對這些人的反應很滿意,又看向岳飛:“嶽相,如何去打的細節,還是你自行決定。

“但有一點,朕必須說明。

“此戰,必須在城外,正面跟金人決一死戰!決不可據城而守,將周邊州縣全都扔給金人!明白嗎?”

聽到皇帝竟然這麼說,大臣們又驚了。

“陛下萬萬不可!”

“金人來勢洶洶,依託京師堅城方可一戰,豈可貿然野戰,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陛下!靖康時西軍的慘痛教訓,不可不察!”

在靖康時,西軍前來勤王。當時那已經是整個宋朝戰鬥力最強的軍隊。种師道本想等勤王軍到齊之後發動總攻,一戰將金人趕走,但卻在宋欽宗的不斷催促之下,姚平仲倉促率軍襲營,被打得大敗,然後一直跑到了青城山,到八十多歲才出來。

而後,西軍又嘗試著救援太原,但也因為種種非軍事上的原因,慘敗而歸。

於是,整個宋朝對金人的野戰,勝率已經低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這次金兵來勢洶洶,皇帝竟然要求大軍不依靠堅城,反而出城迎敵?

如果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這明顯是在送……

裴謙冷然道:“一群不懂兵法的蠢臣,不要插嘴!

“兵法有云,守大城必野戰,你們都沒聽說過嗎?

“嶽相,你說呢?”

岳飛思考片刻,點頭:“官家說的是。臣也認為,守大城必野戰。不過……臣還是傾向於陛下坐鎮京師就好。”

裴謙一擺手:“朕說了!御駕親征就是御駕親征,此事不要再有異議!”

他又看向群臣:“看,嶽相也贊同朕說的,守大城必野戰!所以此事就這麼定了,嶽相,你統帥大軍,隨朕一起,在汴梁城外,迎戰完顏宗弼!”

群臣再度絕望。

在這位新官家登基之後,他們已經無數次嘗試勸諫,但沒有一次能成功的……

至於李綱等略通兵事的大臣,倒是並未對此提出太多的異議。

甚至還微微頷首。

“陛下似乎確實在兵法方面有些高見啊……”

正如岳飛所說,守大城必野戰,這確實是符合兵法的。

誰都知道,京師汴梁有著高大堅固的城牆,依託城牆作戰可以佔據很大的優勢,即便在靖康時,宋朝的軍隊那麼孱弱,在金人的猛攻之下,也可以依託城防守住汴梁。

可問題在於,若是守大城時完全放棄野戰,也是有極大弊端的。

攻城一方是佔據主動權的一方,他們可以選擇從這個城門進攻,也可以選擇突然到另一個城門進攻。所以純粹從戰術上來說,如果不去野戰而只守城,那麼主動權就永遠在對方手上。

可若是野戰,就可以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論是刺探情報,還是找準機會發動反擊,都遠比困守孤城要好得多。

而且,如果僅僅是被動防禦,那麼金人就可以在攻城期間,肆意擄掠周邊州縣,一方面給周邊地區造成巨大的破壞,造成大宋一方民心盡失、瀰漫著一種悲涼和絕望的情緒,打擊士氣,另一方面又可以擄掠人口、糧食,以戰養戰。

像汴梁這樣的巨型城市,不可能直接養活自身,而需要周邊區域的輸血支援。